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methyl)-benzo[h]coumarin | 1246753-7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methyl)-benzo[h]coumarin
英文别名
4-(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methyl)benzo[h]chromen-2-one
4-(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methyl)-benzo[h]coumarin化学式
CAS
1246753-76-3
化学式
C23H19NO2
mdl
——
分子量
341.409
InChiKey
SLSOWZHTNYTZB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聚合甲醛4-(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methyl)-benzo[h]coumarin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2%的产率得到3,4-benzo-8,9,13b,14-tetrahydro-7H-5-oxa-7a-aza-dibenzo[a,j]anthracene-6-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氢异喹啉和小ber碱生物碱香豆素类似物的合成,结构和DNA切割研究
    摘要:
    使用Bischler-Napieralski协议已从香豆素-4-乙酸和β-苯乙胺衍生出新型分子基质,该协议已合成四氢罂粟碱的类似物,其中二甲氧基苯部分已被取代的香豆素取代。一种碳同源性导致香豆素的C3位置环化,生成原小ber碱骨架。通过衍射研究已经确认了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6e,6f,7e和7f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DNA样品十分有效。
    DOI:
    10.1016/j.ejmech.2010.04.041
  • 作为产物:
    描述:
    4-(3,4-dihydro-isoquinoline-1-ylmethyl)-benzo[h]coumarin盐酸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17h, 以74%的产率得到4-(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methyl)-benzo[h]coumarin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氢异喹啉和小ber碱生物碱香豆素类似物的合成,结构和DNA切割研究
    摘要:
    使用Bischler-Napieralski协议已从香豆素-4-乙酸和β-苯乙胺衍生出新型分子基质,该协议已合成四氢罂粟碱的类似物,其中二甲氧基苯部分已被取代的香豆素取代。一种碳同源性导致香豆素的C3位置环化,生成原小ber碱骨架。通过衍射研究已经确认了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6e,6f,7e和7f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DNA样品十分有效。
    DOI:
    10.1016/j.ejmech.2010.04.0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DNA cleavage studies of coumarin analogues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 and protoberberine alkaloids
    作者:Vithal B. Jadhav、Susanta K. Nayak、T.N. Guru Row、M.V. Kulkarni
    DOI:10.1016/j.ejmech.2010.04.041
    日期:2010.9
    Novel molecular matrices have been derived from coumarin-4-acetic acids and β-phenylethylamines using the Bischler–Napieralski protocol which has led to the synthesis of analogues of tetrahydropapaverine in which the dimethoxybenzene moiety has been replaced by substituted coumarins. One carbon homologation has led to cyclization at the C3 position of coumarin generating the protoberberine skeleton
    使用Bischler-Napieralski协议已从香豆素-4-乙酸和β-苯乙胺衍生出新型分子基质,该协议已合成四氢罂粟碱的类似物,其中二甲氧基苯部分已被取代的香豆素取代。一种碳同源性导致香豆素的C3位置环化,生成原小ber碱骨架。通过衍射研究已经确认了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6e,6f,7e和7f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DNA样品十分有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