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bis(3-methoxyphenoxy)anthracene-1,4-dione | 1356731-9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bis(3-methoxyphenoxy)anthracene-1,4-dione
英文别名
2,3-bis(3-methoxyphenoxy)naphthalene-1,4-dione
2,3-bis(3-methoxyphenoxy)anthracene-1,4-dione化学式
CAS
1356731-94-6
化学式
C24H18O6
mdl
——
分子量
402.403
InChiKey
AZDOLZGPIGRRA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5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71.0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bis(3-methoxyphenoxy)anthracene-1,4-dione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0%的产率得到2,3-bis(3-hydroxyphenoxy)naphthalene-1,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可切换间苯二酚[4]芳烃Cavitands:通过氢键自由基控制分子夹持机械。
    摘要:
    当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到醌(Q)时,在光合生物中产生了半醌(SQ)。它们通过与相邻残基的氢键(HB)稳定,从而改变了反应中心的性质。我们设计,合成和研究了间苯二酚[4]芳烃cavitands,它受SQ在自然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启发。Cavitands配备了带有氢键供体基团(HBD)的交替的醌和喹喔啉壁。分析了不同的HBD,它们模仿了天然氨基酸,例如咪唑和吲哚,以及它们的类似物吡咯和吡唑。吡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候选物,它使空泡分子在Q中保持开放直至还原为顺磁性SQ自由基阴离子后HB增强,从而提供了封闭形式的稳定性。的SQ进行电化学和光化学产生的状态,而性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瞬态吸收,和EPR光谱法研究。这项研究证明了光致氧化还原控制的构象向新一代分子夹持器的转变。
    DOI:
    10.1002/chem.201704788
  • 作为产物:
    描述:
    2,3-二氯-1,4-萘醌3-甲氧基苯酚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15%的产率得到2,3-bis(3-methoxyphenoxy)anthracene-1,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可切换间苯二酚[4]芳烃Cavitands:通过氢键自由基控制分子夹持机械。
    摘要:
    当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到醌(Q)时,在光合生物中产生了半醌(SQ)。它们通过与相邻残基的氢键(HB)稳定,从而改变了反应中心的性质。我们设计,合成和研究了间苯二酚[4]芳烃cavitands,它受SQ在自然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启发。Cavitands配备了带有氢键供体基团(HBD)的交替的醌和喹喔啉壁。分析了不同的HBD,它们模仿了天然氨基酸,例如咪唑和吲哚,以及它们的类似物吡咯和吡唑。吡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候选物,它使空泡分子在Q中保持开放直至还原为顺磁性SQ自由基阴离子后HB增强,从而提供了封闭形式的稳定性。的SQ进行电化学和光化学产生的状态,而性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瞬态吸收,和EPR光谱法研究。这项研究证明了光致氧化还原控制的构象向新一代分子夹持器的转变。
    DOI:
    10.1002/chem.20170478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Quinone-Based, Redox-Active Resorcin[4]arene Cavitands
    作者:Igor Pochorovski、Corinne Boudon、Jean-Paul Gisselbrecht、Marc-Olivier Ebert、W. Bernd Schweizer、François Diederich
    DOI:10.1002/anie.201106031
    日期:2012.1.2
    Catch it if you can! Redox‐active resorcin[4]arene cavitands with quinone walls can be reversibly reduced to the hydroquinone form, influencing their host–guest complexation strength. Specifically, a top‐covered triptycenequinone cavitand forms kinetically stable complexes with cycloalkanes; this complexation is weaker in the reduced hydroquinone form.
    如果可以的话赶上它!具有醌壁的氧化还原活性间苯二酚[4]芳烃空洞可被可逆地还原为对苯二酚形式,影响它们的主客体络合强度。特别是,顶部覆盖的三烯醌卡维酮与环烷烃形成动力学稳定的络合物。在还原的对苯二酚形式中,这种络合作用较弱。
  • Redox-Switchable Resorcin[4]arene Cavitands: Molecular Grippers
    作者:Igor Pochorovski、Marc-Olivier Ebert、Jean-Paul Gisselbrecht、Corinne Boudon、W. Bernd Schweizer、Francois Diederich
    DOI:10.1021/ja306473x
    日期:2012.9.12
    Diquinone-based resorcin[4]arene cavitands that open to a kite and close to a vase form upon changing their redox state, thereby releasing and binding guest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studied. The switching mechanism is based on intramolecular H-bonding interactions that stabilize the vase form and are only present in the reduced hydroquinone state. The intramolecular H-bond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已经制备和研究了基于二醌的间苯二酚 [4] 芳烃空腔化合物,它们在改变氧化还原状态时向风筝开放并接近花瓶形式,从而释放和结合客体。转换机制基于稳定花瓶形式且仅以还原氢醌状态存在的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使用 X 射线、IR 和 NMR 光谱表征分子内 H 键。客人在封闭的还原状态下被束缚,在开放的氧化状态下完全释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