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dibromo-4-propyl-1,2,4-triazole | 848419-0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dibromo-4-propyl-1,2,4-triazole
英文别名
——
3,5-dibromo-4-propyl-1,2,4-triazole化学式
CAS
848419-03-4
化学式
C5H7Br2N3
mdl
——
分子量
268.939
InChiKey
RYLUCHSNWBDLF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37.8±25.0 °C(Predicted)
  • 密度:
    2.0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30.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dibromo-4-propyl-1,2,4-triazole苯乙炔四(三苯基膦)钯 copper(l) iodide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45%的产率得到3,5-bis(phenylethynyl)-4-propyl-1,2,4-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五元电子接受的1,3,4-噻二唑,1,2,4-三唑或3,4-二硝基噻吩单元组成的新的替代供体-受体排列的聚亚芳基乙炔及其相关化合物:合成,包装结构和光学性质
    摘要:
    一系列新的聚(亚芳基乙炔基)型π共轭共聚物,由电子接受的1,3,4-噻二唑,4-烷基-1,2,4-三唑或3,4-二硝基噻吩单元和通过钯催化缩聚反应制备了供电子性的1,4-二十二烷基氧基苯或N-十二烷基吡咯单元。还合成了它们的相关模型化合物(PhC≡C-Ar-C≡CPh; Ar =电子接受单元)。聚合物的GPC痕量给出数均分子量(M ns)是6900-29700。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偏光光学显微镜(POM)揭示,聚合物形成了分子组装体和双折射相。他们在铂金板上形成了对齐的结构。聚合物的UV-vis峰出现在溶液的385-522 nm范围内,根据分子间电子相互作用,该峰在薄膜中移动了10-44 nm到更长的波长。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支持聚合物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由1,3,4-噻二唑或1,2,4-三唑单元组成的聚合物表现出光致发光,在氯仿中的量子产率约为50%。聚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相对于Ag在-1
    DOI:
    10.1021/ma050398p
  • 作为产物:
    描述:
    4-丙基-4H-1,2,4-噻唑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35%的产率得到3,5-dibromo-4-propyl-1,2,4-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以噻吩为基础的交替π-共轭共聚物的合成,固体结构和光学性质,该共聚物包含4-烷基-1,2,4-三唑或1,3,4-噻二唑单元作为伙伴单元
    摘要:
    DOI:
    10.1021/ma04888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试剂2,5-Dibromo-3,4-dihexylthiophene 苯-1,2,4-三羧酸-丙烷-1,2,3-三醇(1:1) 碘吡咯 癸氯-二茂铁 甲酮,(4,5-二溴-1H-吡咯-2-基)苯基- 甲基3-氟-1H-1,2,4-三唑-5-羧酸酯 溴代二茂铁 溴-(3-溴-2-噻嗯基)镁 派瑞林D 派瑞林 F 二聚体 氯代二茂铁 曲洛酯 异噻唑,3-氯-5-甲基- 地茂酮 四碘硒吩 四碘噻吩 四碘呋喃 四溴噻吩 四溴吡咯 四溴-N-甲基吡咯 四氯噻吩 四氟噻吩 噻菌腈 噻美尼定. 噻吩,3-溴-4-(1-辛炔基)-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Z)-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E)-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E)- 噻吩,2,5-二氯-3,4-二(氯甲基)- 喷贝特 咪唑烷,2-(4-溴-5-甲基-2-呋喃基)-1,3-二甲基- 叔丁基2-溴-4,6-二氢-5H-吡咯并[3,4-D]噻唑-5-羧酸酯 叔-丁基3-溴-6,7-二氢-1H-吡唑并[4,3-C]吡啶-5(4H)-甲酸基酯 叔-丁基2-溴-5,6-二氢咪唑并[1,2-A]吡嗪-7(8H)-甲酸基酯 叔-丁基(4-溴-5-氰基-1-甲基-1H-吡唑-3-基)氨基甲酯 双环[4.2.0]辛-1,3,5-三烯-7-甲腈,2-氟- 八氟联苯烯 八氟二苯并硒吩 全氟苯并环丁烯二酮 二苯基氯化碘盐 二联苯碘硫酸盐 二氯对二甲苯二聚体 二氯[2-甲基-3(2H)-异噻唑酮-O]的钙合物 二氯-1,2-二硫环戊烯酮 二-(3-溴-1,2,4-噻二唑-5-基)-二硫醚 二(2-噻吩基)碘鎓 乙酸,[[[1-(3-溴-5-异[口噁]唑基)亚乙基]氨基]氧代]-,甲基酯,(E)- [四丁基铵][Δ-三(四氯-1,2-苯二醇酸根)磷酸盐(V)] [3-(4-氯-3,5-二甲基-1H-吡唑-1-基)丙基]胺 [3-(4-氯-1H-吡唑-1-基)-2-甲基丙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