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环前体组装而成的纳米管具有低尺寸,结构刚度以及独特的内部和外部微环境的独特组合。通常,大环的弱堆积能量限制了所得纳米管的长度和机械强度。最近发现,在过量的酸存在下,
亚胺连接的大环化合物可组装成高纵横比(> 103)的溶致纳米管。然而,这些苛刻的条件与许多官能团和加工方法不相容,而较低的酸负荷反而会催化大环降解。在这里,我们报告在每个大环少于1当量
CF3 CO2 H的存在下组装成高长径比纳米管的
吡啶2,6-二
亚胺连接的大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的分析揭示了协同的自组装机制。诱导纺丝所需的低酸浓度使纳米纤维能够通过触摸纺丝获得,与许多合成聚合物和
生物长丝相比,其表现出更高的杨氏模量(1.33 GPa)。这些发现代表了逆发色液晶的设计方面的突破,因为在这种温和条件下进行组装将使得能够从可合成获得的大环化合物中设计结构多样且机械坚固的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