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萘-2-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 | 7554-84-9

中文名称
2-(萘-2-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
中文别名
2-((2-萘基氨基)羰基)苯甲酸
英文名称
β-naptalam
英文别名
N-[2]naphthyl-phthalamic acid;N-[2]Naphthyl-phthalamidsaeure;Phthalsaeure-mono-(naphthyl-(2)-amid);Phthalsaeure-mono-β-naphthylamid;N-β-Naphthyl-phthalamidsaeure;N--phthalamidsaeure;2-((2-Naphthylamino)carbonyl)benzoic acid;2-(naphthalen-2-ylcarbamoyl)benzoic acid
2-(萘-2-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化学式
CAS
7554-84-9
化学式
C18H13NO3
mdl
——
分子量
291.306
InChiKey
HRQGBQARRPKYP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ba3757fd580af85c78975073e38999f5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萘-2-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sodium acetate乙酸酐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3-hydroxy-2-(naphthalen-2-yl)isoindoli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Aza-Diels–Alder reaction between N-aryl-1-oxo-1H-isoindolium ions and tert-enamides: Steric effects on reaction outcome
    摘要:

    报告了在路易斯酸催化的无水条件下,通过[4 + 2]亚胺-狄尔斯-阿尔德环化反应,从N-芳基-3-羟基异喹啉酮和N-乙烯基内酰胺合成5-取代-6,6a-二氢异喹诺[2,1-a]喹啉-11(5H)-酮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N-(2-取代-芳基)-3-羟基异喹啉酮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反应导致了2-(2-取代-芳基)-3-(2-(2-氧代吡咯烷-1-基)乙烯基)异喹啉-1-酮类似物的形成,表明立体阻碍是导致偏差的原因。基于X射线晶体学和分子建模结果,讨论了反应的可能机制。

    DOI:
    10.3762/bjoc.10.81
  • 作为产物:
    描述: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氢氧化钾 作用下, 生成 2-(萘-2-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Piutti,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885, vol. 15, p. 48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yer,R.; Wolfsleben, Chemische Berichte, 1911, vol. 44, p. 1962
    作者:Meyer,R.、Wolfsleben
    DOI:——
    日期:——
  • Porai-Koschiz,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37, vol. 7, p. 604,608
    作者:Porai-Koschiz
    DOI:——
    日期:——
  • Tingle; Rolk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08, vol. 30, p. 1889
    作者:Tingle、Rolker
    DOI:——
    日期:——
  • Wanag; Veinbergs, Chemische Berichte, 1942, vol. 75, p. 725,728
    作者:Wanag、Veinbergs
    DOI:——
    日期:——
  • Tingle; Brent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09, vol. 31, p. 1162
    作者:Tingle、Brento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