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6-(3-bromobenzyl)amino-9-isopropylpurine | 1240046-5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6-(3-bromobenzyl)amino-9-isopropylpurine
英文别名
N-[(3-bromophenyl)methyl]-2-chloro-9-propan-2-ylpurin-6-amine
2-chloro-6-(3-bromobenzyl)amino-9-isopropylpurine化学式
CAS
1240046-56-3
化学式
C15H15BrClN5
mdl
——
分子量
380.675
InChiKey
YGHFVMKATVQHL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55.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chloro-6-(3-bromobenzyl)amino-9-isopropylpurine盐酸羟胺 、 palladium diacetate 、 三(邻甲基苯基)磷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E)-N-hydroxy-3-(3-(((9-isopropyl-2-(piperidin-1-yl)-9H-purin-6-yl)amino)methyl)phenyl)acr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新型9H-嘌呤衍生物作为HDAC1和CDK2的双重抑制剂。
    摘要:
    HDAC和CDK抑制剂已被证明在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将HDACs和CDKs抑制剂的药效基团整合到一个分子中,以设计和合成一系列作为HDAC / CDK双重抑制剂的嘌呤衍生物。铅化合物6d表现出良好的HDAC1和CDK2抑制活性,IC 50值分别为5.8和56 nM,在体外对几种癌细胞表现出诱人的效力。这项工作可能会导致发现新型支架和潜在的双重HDAC / CDK抑制剂。
    DOI:
    10.1016/j.bmcl.2019.06.059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 6-苄氨基嘌呤衍生物的结构(X 射线)、光谱(FT-IR 和拉曼)和量子化学研究
    摘要:
    摘要 6-(2-methylbenzylamino)purine 1 , 6-(4-methylbenzylamino)purine 2 , 6-(3,4-dimethoxybenzylamino)purine 3 , 2-chloro-6-(3-bromobenzylamino)purine 的结构和光谱性质-9-异丙基嘌呤 4 和 2-氯-6-(3,4-二氯苄氨基)-9-异丙基嘌呤 5 已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FT-IR 和拉曼光谱以及量子化学计算进行了研究,其中 HF、DFT、RI-MP2 和 MP2 方法与 cc-pVDZ 基组结合使用。将理论获得的结构和光谱参数与实验获得的参数进行了比较。不寻常的结构特征之一是发现 6-(2-methylbenzylamino)purine 1 的电中性形式在嘌呤环的 N7 位置质子化,
    DOI:
    10.1016/j.molstruc.2011.03.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 Vitro Cytotoxic‐Active Platinum(II) Complexes Derived from Carboplatin and Involving Purine Derivatives
    作者:Lukáš Dvořák、Igor Popa、Pavel Štarha、Zdeněk Trávníček
    DOI:10.1002/ejic.201000322
    日期:2010.8
    C, 15 N and 195 Pt) spectroscop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se techniqu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entral Pt II atom of the complexes 1-6 is coordinated to two oxygen atoms originating from the cyclobutane-1,1-dicarboxylate group and to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HL n molecules, that is, having a PtN 2 O 2 donor set. Detailed multinuclear and two-dimensional NMR studies indicated the N-7 atom
    六种 (II) 配合物的通式为 [Pt(cbdc)-(HL n ) 2 ] (1-6; cbdc = 环丁烷-1,1-二羧酸酯和 HL 1 -HL 6 = 苄基取代的 6-苄基-已经通过 [Pt(cbdc)(dmso) 2 ] 与相应的 HL n 化合物反应合成了 2--9-异丙基嘌呤生物。制备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 FTIR、拉曼和 NMR( 1 H、 13 C、 15 N 和 195 Pt)光谱表征。基于这些技术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配合物 1-6 的中心 Pt II 原子与来自 1,1-二羧酸环丁烷基团的两个氧原子和来自两个 HL n 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分子,即具有 PtN 2 O 2 供体组。详细的多核和二维 NMR 研究表明 N-7 原子是嘌呤生物的配位位点。[Pt(cbdc)(dmso)-(HL 7 )]·H 2 O (7a·H 2 O) 中间体 [HL 7 = 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