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propylidene-(R)-α-methylbenzylamine | 37696-1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propylidene-(R)-α-methylbenzylamine
英文别名
N-[(1R)-1-phenylethyl]propan-1-imine
N-propylidene-(R)-α-methylbenzylamine化学式
CAS
37696-17-6
化学式
C11H15N
mdl
——
分子量
161.247
InChiKey
UHVWRYGIKJCQIN-SNVBAGL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8-59 °C1 mm Hg(lit.)
  • 密度:
    0.919 g/mL at 25 °C(lit.)
  • 闪点:
    187 °F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1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735 8/PG 2
  • 海关编码:
    29214200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propylidene-(R)-α-methylbenzylamine盐酸 、 hemin-divinylbenzene copolymer 、 氯化铵 作用下, 反应 44.0h, 生成 2-((1-苯基乙基)氨基)丁酸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氰化物改性的血红素共聚物存在下,通过将氰化物加到席夫碱中,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使用CN修饰的血红素共聚物进行了CN基团与Schiff碱的立体控制加成反应,所得氨基酸的旋光产率(80-95 ee)比不含血红素共聚物的光学产率高得多。
    DOI:
    10.1016/s0040-4039(01)80738-3
  • 作为产物:
    描述:
    R(+)-alpha-甲基苄胺丙醛 在 cerium(III) chloride heptahydrate 、 magnes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N-propylidene-(R)-α-methylbenz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基于 CuI 的促进剂非对映合成仲炔丙基胺并通过 DFT-GIAO 构象分析确定其相对构型
    摘要:
    本文报道了通过铜促进的脂肪族和芳香族醛与苯乙炔和 ( R )-(+)-苯乙胺的A 3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几种仲炔丙胺。本研究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合成方法,涉及 CuSO 4 /NaI 和 CeCl 3 ·7H 2 O/CuI 促进系统。报告的方法在效率、非对映选择性和毒性方面进行了比较,两者均显示出相对于当前方法的优势。通过比较1H NMR 实验化学位移与通过 DFT-GIAO 方法理论预测的化学位移。
    DOI:
    10.1055/a-1990-48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ization of Zincated α‐ <i>N</i> ‐Homoallylamino Nitriles: A New Entry to Enantiopure 2,3‐Methanopyrrolidines
    作者:Sabrina Ouizem、Sandrine Cheramy、Candice Botuha、Fabrice Chemla、Franck Ferreira、Alejandro Pérez‐Luna
    DOI:10.1002/chem.201001639
    日期:2010.11.8
    Stereoselective cyclization of zincated αNhomoallylamino nitriles has been developed.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lithium diisopropylamide (LDA) and transmetalation with zinc bromide, αN‐(1‐phenylethyl)‐Nhomoallylamino nitriles lead to 2,3methanopyrrolidin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up to 66 %) and excellent selectivities (up to >98:2). With substrates derived from α‐branched homoallylic amines
    已开发出化的α- N-高烯丙基基腈的立体选择性环化反应。用二异丙基LDA)处理并用溴化锌,α - N-(1-苯乙基)-N-进行属转移均烯丙基基腈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高达66%)和极好的选择性(高达> 98:2)产生2,3-甲基吡咯烷酮。使用衍生自α-支化均胺的底物,观察到均聚物立构中心的立体定向反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械原理,涉及由化的α-基腈形成鎓离子。然后,应从涉及aza-Cope重排的序列中产生2,3-甲氧吡咯烷酮,从而提供构型稳定的(2-azoniaallyl)物种,然后进行[3 + 2]环加成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