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Phenethylammonium-phenethyldithiocarbamat
Phenethylammonium-phenethyldithiocarbamat | 16022-61-0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
苯和取代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ethylammonium-phenethyldithiocarbamat
英文别名
phenethyl-dithiocarbamic acid ; compound with phenethylamine;Phenaethyl-dithiocarbamidsaeure; Verbindung mit Phenaethylamin;Phenaethyl-dithiocarbamidsaeure; Salz des β-Phenaethylamins;2-Phenylethanamine;2-phenylethylcarbamodithioic acid
CAS
16022-61-0
化学式
C
8
H
11
N*C
9
H
11
NS
2
mdl
——
分子量
318.507
InChiKey
XPLQSNQVBIYIR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2
重原子数:
21
可旋转键数:
5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拓扑面积:
72.8
氢给体数:
2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enethylammonium-phenethyldithiocarbamat
、
2-氨基苯酚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2-(2-Phenylethylamino)-benzoxazol
参考文献:
名称:
Utilization of carbon disulfide as a powerful building block for the synthesis of 2-aminobenzoxazoles
摘要:
此协议描述了一条新颖、温和且便捷的途径,能够在高产率下制备2-氨基苯并噁唑,标志着向环境友好型策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脂肪族胺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中间体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在2-氨基苯酚的存在下,这些中间体随后经历连续的分子间亲核攻击和脱硫反应,在3小时内即可生成2-氨基苯并噁唑。
DOI:
10.1039/c3ra41189c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硫化碳
、
2-苯乙胺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Phenethylammonium-phenethyldithiocarbamat
参考文献:
名称:
Utilization of carbon disulfide as a powerful building block for the synthesis of 2-aminobenzoxazoles
摘要:
此协议描述了一条新颖、温和且便捷的途径,能够在高产率下制备2-氨基苯并噁唑,标志着向环境友好型策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脂肪族胺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中间体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在2-氨基苯酚的存在下,这些中间体随后经历连续的分子间亲核攻击和脱硫反应,在3小时内即可生成2-氨基苯并噁唑。
DOI:
10.1039/c3ra41189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Untersuchungen an 1,3-Thiazinen, 21. Mitt. Neue Synthesemethoden für N-substituierte 3,6- und 3,4-Dihydro-1,3-thiazin-2-thione
作者:
Wolfgang Hanefeld
DOI:
10.1002/ardp.19843170404
日期:
——
Einige N‐substituierte 3,6‐Dihydro‐1,3‐thiazin‐2‐thione 4
und
3,4‐Dihydro‐1,3‐thiazin‐2‐thione 9 wurden nach neuartigen Verfahren synthetisiert.
使用新方法合成了几种 N-取代的 3,6-二氢-
1,3-噻嗪-2-硫酮
4 和 3,4-二氢-
1,3-噻嗪-2-硫酮
9。
Neubert, Chemische Berichte, 1886, vol. 19, p. 1824
作者:
Neubert
DOI:
——
日期:
——
Kodama, vol. 1, p. 81
作者:
Kodama
DOI:
——
日期:
——
Bertram; Walbaum,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894, vol. <2>50, p. 559
作者:
Bertram、Walbaum
DOI:
——
日期: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S)-dibenzyl-1-hydroxy-3-((S)-2,2-dimethyl-1,3-dioxolan-4-yl)-ethylphosphonate
下一个:1,3,5-tris(4''-iodo-2'-biphenyl)ylbenz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