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tert-butoxycarbonyl)amino)-4-fluorobenzoic acid | 1019384-4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tert-butoxycarbonyl)amino)-4-fluoro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2-[(tert-butoxycarbonyl)amino]-4-fluorobenzoic acid;4-fluoro-2-[(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amino]benzoic acid
2-((tert-butoxycarbonyl)amino)-4-fluoro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1019384-47-4
化学式
C12H14FNO4
mdl
——
分子量
255.246
InChiKey
WDQLOJRKJMUXD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75.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tert-butoxycarbonyl)amino)-4-fluorobenzoic acid吡啶盐酸N,N'-羰基二咪唑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2-(2-(3-(3-(tert-butyl)ureido)-5-chloro-6-(2-cyclohexylethyl)-2-oxopyrazin-1(2H)-yl)acetamido)-4-fluoro-N-((4-(trifluoromethyl)phenyl)sulfon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可有效抑制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的耐药酶变异体R155K的吡嗪酮类化合物。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基于2(1H)-吡嗪酮的HCV NS3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这些抑制剂在C端具有变化。使用野生型和抗药性酶变体R155K的基因型1a进行生化评估。令人惊讶的是,不含酸性磺酰胺的化合物仍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挑战了我们以前的分子对接模型。此外,该系列中的某些化合物显示出针对R155K NS3蛋白酶的纳摩尔效价;通常赋予所有已批准或正在临床试验中的HCV NS3蛋白酶抑制剂抗药性。这些结果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新物质类别的潜力,这种新物质类别与批准的药物和临床候选药物非常不同,可用于开发对耐药性较不敏感的抑制剂。
    DOI:
    10.1016/j.bmc.2016.03.066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碳酸二叔丁酯2-氨基-4-氟苯甲酸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66%的产率得到2-((tert-butoxycarbonyl)amino)-4-fluoro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可有效抑制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的耐药酶变异体R155K的吡嗪酮类化合物。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基于2(1H)-吡嗪酮的HCV NS3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这些抑制剂在C端具有变化。使用野生型和抗药性酶变体R155K的基因型1a进行生化评估。令人惊讶的是,不含酸性磺酰胺的化合物仍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挑战了我们以前的分子对接模型。此外,该系列中的某些化合物显示出针对R155K NS3蛋白酶的纳摩尔效价;通常赋予所有已批准或正在临床试验中的HCV NS3蛋白酶抑制剂抗药性。这些结果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新物质类别的潜力,这种新物质类别与批准的药物和临床候选药物非常不同,可用于开发对耐药性较不敏感的抑制剂。
    DOI:
    10.1016/j.bmc.2016.03.0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alladium-Catalysed C-3 Urea Couplings to 3,5-Dichloro-2(1<i>H</i>)-pyrazinones
    作者:Anna Karin Belfrage、Johan Gising、Fredrik Svensson、Eva Åkerblom、Christian Sköld、Anja Sandström
    DOI:10.1002/ejoc.201403405
    日期:2015.2
    variants showed retained inhibitory potency as compared to the wild-type enzyme. Initial evaluation against genotype 3a displayed micro-molar potencies. Lead optimization, with respect to improved PK properties, were also performed on an advanced class of HCV NS3 protease inhibitors, containing a P2 quinazoline substituent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cyclic proline urea scaffold with nano-molar cell based
    自 2011 年第一个获批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NS3 蛋白酶抑制剂以来,许多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DAA) 已进入临床试验后期。今天,有几种基于不同 DAA 的联合疗法,无论是否需要注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均可用于慢性 HCV 感染。已获批准的和晚期 HCV 蛋白酶抑制剂的化学基础明显相似。这可以部分解释在 蛋白酶抑制剂的压力下出现的交叉耐药性。开发的第一代 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基因型 1,而对其他基因型的抑制作用较弱。 本论文的主要重点是设计和合成一类新的基于 2(1H)-吡嗪酮的 HCV 蛋白酶抑制剂,在结构上与临床试验中评估或批准的抑制剂不同,可能具有独特的耐药性和广泛的基因型覆盖范围。围绕吡嗪酮核心结构依次进行修饰,阐明构效关系;发现 P3 尿素封端基团对抑制效力有价值,延长的 R6 残基可能指向 S2 口袋。与先前开发的抑制剂不同,P1'
  • Synthesis of a quinolone library from ynones
    作者:Timothy R. Ward、Brandon J. Turunen、Torsten Haack、Benjamin Neuenswander、William Shadrick、Gunda I. Georg
    DOI:10.1016/j.tetlet.2009.09.024
    日期:2009.11
    A library of 72 quinolones was synthesized from substituted anthranilic acids, using ynone intermediates. These masked beta-dicarbonyl synthons allowed cyclization under milder conditions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quinolone syntheses. (C) 2009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