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hydroxy-9-methoxychromeno[3,4-c]chromene-6,7-di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hydroxy-9-methoxychromeno[3,4-c]chromene-6,7-dione
英文别名
——
3-hydroxy-9-methoxychromeno[3,4-c]chromene-6,7-di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0O6
mdl
——
分子量
310.263
InChiKey
PFTNHPMPCVHRQ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7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89.88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8-methoxy-2-oxo-2H-1-benzopyran-3-carboxylate间苯二酚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77%的产率得到3-hydroxy-9-methoxychromeno[3,4-c]chromene-6,7-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V型Bis-香豆素:合成与光学性质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高效率的合成在吡喃酮环上稠合的双香豆素的方法。富电子酚与香豆素-3-羧酸酯反应,生成取代的色酚[3,4- c ]色烯-6,7-二酮。该反应被路易斯酸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两者催化。最可能的机制途径涉及路易斯酸催化或DMAP催化的酯交换反应,然后将α,β-不饱和酯分子内共轭加成到苯酚中,然后氧化最初形成的中间体。该反应与各种功能(如NO 2)兼容,Br和OMe。在该反应中,不仅苯衍生物而且二羟基萘都具有反应性,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产物的结构。此外,可能双重加成,导致由七个共轭环组成的马蹄形系统。已获得具有四个结构独特的骨架的化合物,并显示出它们在可见光谱的紫色,蓝色和/或绿色区域中强烈吸收。它们中的大多数显示出强烈的黄绿色荧光,可以通过结构变化和溶剂特性进行调节。再次,在供色基[3,4- c中引入一个给电子基团] chromene-6,7-diones引起最大吸收和发射
    DOI:
    10.1021/jo501565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Shaped Bis-Coumarins: 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作者:Mariusz Tasior、Yevgen M. Poronik、Olena Vakuliuk、Bartłomiej Sadowski、Maksymilian Karczewski、Daniel T. Gryko
    DOI:10.1021/jo501565r
    日期:2014.9.19
    A highly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bis-coumarins fused at the pyranone ring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lectron-rich phenols reacted with esters of coumarin-3-carboxylic acids, leading to substituted chromeno[3,4-c]chromene-6,7-diones. The reaction is catalyzed by both Lewis acids and 4-dimethylaminopyridine. The most probable mechanistic pathway involves Lewis acid catalyzed or DMAP catalyzed
    已经开发了一种高效率的合成在吡喃酮环上稠合的双香豆素的方法。富电子酚与香豆素-3-羧酸酯反应,生成取代的色酚[3,4- c ]色烯-6,7-二酮。该反应被路易斯酸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两者催化。最可能的机制途径涉及路易斯酸催化或DMAP催化的酯交换反应,然后将α,β-不饱和酯分子内共轭加成到苯酚中,然后氧化最初形成的中间体。该反应与各种功能(如NO 2)兼容,Br和OMe。在该反应中,不仅苯衍生物而且二羟基萘都具有反应性,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产物的结构。此外,可能双重加成,导致由七个共轭环组成的马蹄形系统。已获得具有四个结构独特的骨架的化合物,并显示出它们在可见光谱的紫色,蓝色和/或绿色区域中强烈吸收。它们中的大多数显示出强烈的黄绿色荧光,可以通过结构变化和溶剂特性进行调节。再次,在供色基[3,4- c中引入一个给电子基团] chromene-6,7-diones引起最大吸收和发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