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氨基-6-碘-2-苯基喹唑啉-4-酮 | 200947-60-0

中文名称
3-氨基-6-碘-2-苯基喹唑啉-4-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mino-6-iodo-2-phenylquinazolin-4(3H)-one
英文别名
3-amino-6-iodo-2-phenylquinazolin-4-one
3-氨基-6-碘-2-苯基喹唑啉-4-酮化学式
CAS
200947-60-0
化学式
C14H10IN3O
mdl
——
分子量
363.157
InChiKey
OCIAYRIEIGITA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11.9±52.0 °C(Predicted)
  • 密度:
    1.8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bdel-Hamide,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vol. 74, # 8, p. 613 - 61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5-碘苯甲酸吡啶 、 hydrazine hydrate 、 乙酸酐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3-氨基-6-碘-2-苯基喹唑啉-4-酮
    参考文献:
    名称:
    喹唑啉酮标记吖啶酮作为细胞毒剂的设计和合成及其对 EGFR 酪氨酸激酶的影响
    摘要:
    为了寻找有效的细胞毒性分子,我们通过用吖啶酮部分标记喹唑啉酮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支架。评估了新的吖啶酮-4-羧酰亚胺衍生物对 MCF7 乳腺癌细胞系和三种结肠癌细胞系(LS174T、SW1398 和 WiDr)的细胞毒性潜力。对于所有测试的细胞系,化合物 26 在衍生物中显示出相对有效的细胞毒活性。选定的衍生物 7、8、16、17、25 和 26 的机理研究是通过体外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研究进行的。结果表明化合物26具有更好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特性。体外 EGFR 抑制数据与细胞毒特性相关,
    DOI:
    10.1002/ardp.2014000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N–N Axially Chiral Compounds by Phase-Transfer-Catalyzed Alkylations
    作者:Ming Pan、Ying-Bo Shao、Qun Zhao、Xin Li
    DOI:10.1021/acs.orglett.1c04028
    日期:2022.1.14
    N–N axially chiral skeletons are significant structural motifs in natural products, pharmaceuticals,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Herein we disclose a method for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N–N axially chiral compounds by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A wide range of N–N axially chiral quinazolinone derivatives were prepared in high yields with excellent stereoselectivities. Furthermore, the synthetic utility
    N-N 轴向手性骨架是天然产物、药物和功能材料中的重要结构基序。在此,我们公开了一种通过相转移催化不对称合成 N-N 轴向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以高产率制备了多种 N-N 轴向手性喹唑啉酮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立体选择性。此外,该协议的合成效用通过产物的大规模反应和转化得到证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提供了对该机制的深入了解。
  • Synthesis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of novel quinazolinone and benzamide derivatives
    作者:Maher Abd El-Aziz Mahmoud El-Hashash、Marwa Sayed Salem、Selima Ali Mohamed Al-Mabrook
    DOI:10.1007/s11164-017-3245-4
    日期:2018.4
    In trying to develop new anticancer agents, a series of quinazolinone and benzamid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via reaction of 6-iodo-2-phenyl-4 H -benzoxazin-4-one with nitrogen nucleophiles, namely, formamide, ammonium acetate, hydrazine hydrate,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substituted aromatic amines, benzyl amine, and/or thiocarbonohydrazide. All compound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为了开发新的抗癌药,通过6--2-苯基-4 H- 苯并恶嗪-4-酮与氮亲核试剂(甲酰胺,乙酸铵)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喹唑啉酮和苯甲酰胺衍生物盐酸羟胺,取代的芳族胺,苄基胺和/或代碳酰。所有化合物均通过IR,MS和1 H-NMR光谱进行了全面表征。在体外评估了一些合成的化合物对HePG-2和MCF-7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2-(苯甲酰基基) -N- (4-羟苯基)-5-代苯甲酰胺和四嗪[1,6-c]喹唑啉-3(4 H )-酮衍生物对两种癌细胞的作用最强,与阿霉素相当。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还表现出良好的细胞毒性活性。
  • Abdel-Hamide,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vol. 74, # 8, p. 619 - 623
    作者:Abdel-Hamid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