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benzo[1,3]dioxol-5-ylethyl)-2-methylbenzamide | 484658-5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benzo[1,3]dioxol-5-ylethyl)-2-meth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N-[2-(1,3-benzodioxol-5-yl)ethyl]-2-methyl-benzamide;N-[2-(1,3-benzodioxol-5-yl)ethyl]-2-methylbenzamide
N-(2-benzo[1,3]dioxol-5-ylethyl)-2-meth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484658-56-2
化学式
C17H17NO3
mdl
——
分子量
283.327
InChiKey
RSRLTDIVLMPLN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47.56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苯甲酸胡椒乙胺1-羟基苯并三唑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N-(2-benzo[1,3]dioxol-5-ylethyl)-2-m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小Optimization碱作为增效剂的结构优化,以恢复氟康唑对耐药白念珠菌的抗真菌活性
    摘要:
    我们已经对黄连素核心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修饰,解构和重建,以降低其小toxic碱的细胞毒性,研究其药效团,并最终寻求新型协同剂以恢复氟康唑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性。通过对95个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我们确定了N-(2-(苯并[ d ] [1,3]二恶酚-5-基)乙基)-2-(取代的苯基)乙酰胺的新型骨架7 a -升,这表现出在体外协同抗真菌活性的显着水平。化合物7 d(N-(2-(苯并[ d] [1,3]二恶唑-5-基)乙基)-2-(2-氟苯基)乙酰胺)可显着降低氟康唑相对于耐氟康唑的C的MIC 80值,从128.0μgmL -1降至0.5μgmL -1 。白色念珠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毒性比黄连素低得多。
    DOI:
    10.1002/cmdc.2013003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Berberine as a Synergist to Restor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Fluconazole against Drug-Resistant<i>Candida albicans</i>
    作者:Hong Liu、Liang Wang、Yan Li、Jiang Liu、Maomao An、Shaolong Zhu、Yongbing Cao、Zhihui Jiang、Mingzhu Zhao、Zhan Cai、Li Dai、Tingjunhong Ni、Wei Liu、Simin Chen、Changqing Wei、Chengxu Zang、Shujuan Tian、Jingyu Yang、Chunfu Wu、Dazhi Zhang、Hua Liu、Yuanying Jiang
    DOI:10.1002/cmdc.201300332
    日期:2014.1
    We have conducted systematic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berberine core with the aim of lowering its cytotoxicity, investigating its pharmacophore, and ultimately, seeking novel synergistic agents to rest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fluconazole against fluconazole‐resistant Candida albicans. A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95 analogues led us to identify
    我们已经对黄连素核心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修饰,解构和重建,以降低其小toxic碱的细胞毒性,研究其药效团,并最终寻求新型协同剂以恢复氟康唑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性。通过对95个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我们确定了N-(2-(苯并[ d ] [1,3]二恶酚-5-基)乙基)-2-(取代的苯基)乙酰胺的新型骨架7 a -升,这表现出在体外协同抗真菌活性的显着水平。化合物7 d(N-(2-(苯并[ d] [1,3]二恶唑-5-基)乙基)-2-(2-氟苯基)乙酰胺)可显着降低氟康唑相对于耐氟康唑的C的MIC 80值,从128.0μgmL -1降至0.5μgmL -1 。白色念珠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毒性比黄连素低得多。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黄樟素氧化物 黄樟素乙二醇; 2',3'-二氢-2',3'-二羟基黄樟素 黄樟素 风藤酰胺 非哌西特盐酸盐 非哌西特 盐酸盐 角秋水仙碱 螺[1,3-苯并二氧戊环-2,1'-环己烷]-5-胺 蓝细菌 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胺盐酸盐 苯并[d][1,3]二氧代l-5-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l-5-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甲腈 苯并[d][1,3]二氧代-4-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羧酰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氯乙酸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4-氟-苯基)-乙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1-甲基-哌啶-4-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吡啶-3-甲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4-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乙酸甲酯 苯并[1,3]二氧代-5-羧酰胺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肼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4-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2-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乙酰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醇丙酸酯 苯乙酸,1-(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3-丁烯-1-基酯 苯乙酮O-((4-(3,4-亚甲二氧基苄基)-1-哌嗪-1-基)羰基甲基)肟 苯,1-甲氧基-6-硝基-3,4-亚甲二氧基- 芝麻酚 胡椒醛肟 胡椒醛,二苄基缩硫醛 胡椒醛 胡椒醇 胡椒酸酰氯 胡椒酸 胡椒腈 胡椒环乙酮肟 胡椒环 胡椒基重氮酮 胡椒基甲醛 胡椒基氯 胡椒基戊二烯酸钾 胡椒基丙醛 胡椒基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