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工作介绍了
L2 和 L3 的合成和表征,它们与前面描述的
配体 L1 形成了一个基于
三甲苯基间隔基的三个三(四胺)
配体家族。三聚体
配体因四胺部分的性质而异:
三亚乙基四胺 (L1)、循环 (
L2) 和受限循环 (L3)。研究了从 L1 到 L3 结构的刚性化对酸碱性质的影响,以及
配体对
三磷酸 (TriP)、一
磷酸腺苷 (
AMP)、
二磷酸腺苷 (
ADP) 和
三磷酸腺苷 (
ATP) 的行为) 阴离子受体是通过电位研究来探索的。为了表征和理解超分子组装中涉及的驱动力,在较宽的 pH 范围内进行的 1 H 和 31 P NMR 测量支持了上述结果。
ATP 是最复杂的阴离子,特别注意与其无机
三磷酸类似物的比较,以突出 π 堆积相互作用的贡献。结果明确显示了由
配体结构引起的各种配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