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基于二酮吡咯并吡咯的发光体。π共轭单元和与二酮吡咯并吡咯环相连的烷基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光致发光性能。2,5-二烷基-3,6-双(4-((10-氧代蒽-9(10H)-亚烷基)甲基)苯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显示出聚集体诱导的发射增强和结晶诱导的发射增强特性,而3,6-双(4- [1,3]二氧戊环-2-基-苯基)-2,5-二烷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2,5-二烷基-3,6-双(4-甲酰基苯基)吡咯并[3,4 -c]吡咯-1,4-二酮和2,5-二辛基-3,6-双{4- [2-(4-溴苯基)-2-氰基乙烯基]-苯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没有表现出这些性质。结果表明,发光体的发射增强取决于分子内旋转的限制和π-π聚集之间的竞争,前者引起发射增强,而后者引起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