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tert-butyl-1,3,2-diazaphosphinane | 55342-7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tert-butyl-1,3,2-diazaphosphinane
英文别名
1,3,2-Diazaphosphorine, 1,3-bis(1,1-dimethylethyl)hexahydro-;1,3-ditert-butyl-1,3,2-diazaphosphinane
1,3-di-tert-butyl-1,3,2-diazaphosphinane化学式
CAS
55342-78-4
化学式
C11H25N2P
mdl
——
分子量
216.307
InChiKey
JNZPAOFOCUDND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0-62 °C(Press: 1 Torr)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f7323bad99e0146b4c9f14533c4a8c38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无过渡金属的条件下将二氮膦用作氢化物,氢原子,质子或电子供体:热力学,动力学和合成应用
    摘要:
    在氢化化学中对新的氢供体的探索是巨大的需求。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1,3,2-二氮杂膦烷1a,它可以用作氢化物,氢原子或质子供体,而无需过渡金属介导。在乙腈中研究了1a的这三种途径及其类似物1b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值得注意的是,the阳离子1a- [P] +和1b- [P] +的还原电位(E red)非常低,为-1.94和-2.39 V(相对于Fc + / 0)分别使相应的次膦酰基能够充当中性超电子给体。动力学研究表明,氢原子从1a转移到2,4,6-三-(叔丁基)-苯氧基自由基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1a)非常大,为31.3 ,这表明存在隧穿效应。此外,还举例说明了这些多样化的P–H键能量参数在有机合成中的成功应用,为在有机化学中更多地利用这些多功能而强大的二氮杂膦烷试剂提供了例证。
    DOI:
    10.1039/c9sc05883d
  • 作为产物:
    描述:
    2-chloro-1,3-di tertbutyl-1,3,2-diazaphosphorina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17h, 以88%的产率得到1,3-di-tert-butyl-1,3,2-diazaphosphina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氮杂磷鎓氢化物反应性的亲核性量表:结构的见解和合成应用。
    摘要:
    亲核性参数(Ñ,š Ñ)的基团代表diazaphospholenium氢化物均可以通过氢化物转移到与已知的亲电(一系列参考电体的动力学调查所得ë)值,并使用迈尔方程日志 ķ 2 =小号Ñ(Ñ + E)。所述Ñ规模覆盖在10 Ñ单元,从最反应性氢化物供体(Ñ = 25.5)与至少所述尺度(的Ñ = 13.5)。这揭示了最高的N该值曾经根据报道的Mayr亲核量表(不含中性过渡金属的氢化物供体)进行量化,这意味着该试剂具有出色的反应活性。即使是该系列中反应性最低的氢化物供体,也比许多其他亲核试剂(如CH,BH,Si-H和过渡金属M-H氢化物供体)更好。结构反应性分析表明,2-H-1,3,2-二氮杂磷腈的出色水合性得益于不饱和骨架。
    DOI:
    10.1002/anie.201901456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氮杂膦基自由基催化的α-羧基酮脱氧:通过机制调控化学选择性C–O键断裂的新方案
    摘要:
    C–O键断裂通常是有机化合物失功能以及天然聚合物降解的关键过程。但是,在不含金属的温和条件下,对于不同类型的C-O键很少发生区域选择性的反应。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在二氮杂膦烷的催化下,基于机理转换策略,通过市售的频哪醇硼烷在α-羧基酮中的α-C-O键的化学选择性裂解。该新反应具有高效,低成本和良好的基团耐受性的特点,并且还适合于由去烷基保护的羧酸和氨基酸的催化脱保护。机理研究表明了电子转移引发的自由基过程,强调了两个关键步骤:(1)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将原来的氢还原反应转变为动力学上更易达到的电子还原反应;(2)催化磷物质将弱还原频哪醇硼烷上转换为强还原二氮杂膦烷。
    DOI:
    10.1039/d0sc03220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ic organic derivatives of hypophosphorous acid
    作者:E.E. Nifantiev、S.F. Sorokina、A.A. Borisenko、A.I. Zavalishina、L.A. Vorobjeva
    DOI:10.1016/s0040-4020(01)98852-0
    日期:1981.1
    members of series when investigating the stereochemistry of heterocycles substituted at the phosphorus. The examination of 1H, 13C and 31P NMR spectra has shown that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 the phosphorus by axial halogen, alkyl, alkoxy and amido-groups is accompanied by shielding of 4,6-C atoms and deshielding of 4,6-axial protons; introduction of an axial Me group into γ-position to the P-H fragment
    2-H-1,3,2-二恶英,二硫杂,二氮杂和氧杂氮杂膦酰基已通过还原相应的磷酰氯而制得。已经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光谱和化学性质。当研究在磷处取代的杂环的立体化学时,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系列的初始成员。对1 H,13 C和31 P NMR谱的研究表明,磷被轴向卤素,烷基,烷氧基和酰胺基取代时,会同时屏蔽4,6-C原子和对4,6进行脱屏蔽-轴向质子;将轴向Me基团引入PH片段的γ位会导致磷核共振发生30–40 ppm的高场偏移。
  • NIfant'ev, E. E.; Sorokina, S. F.; Vorob'eva, L. A., Doklady Chemistry, 1982, vol. 263, p. 123 - 127
    作者:NIfant'ev, E. E.、Sorokina, S. F.、Vorob'eva, L. A.、Borisenko, A. A.
    DOI:——
    日期:——
  • King, R. B.; Sadanani, N. D.; Sundaram, P. M., Phosphorus and Sulfur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1983, vol. 18, p. 125 - 128
    作者:King, R. B.、Sadanani, N. D.、Sundaram, P. M.
    DOI:——
    日期:——
  • Bis(dialkylamino)phosphines
    作者:R. Bruce King、P. M. Sundaram
    DOI:10.1021/jo00184a022
    日期:1984.5
  • 2-Triethylsilyl- and 2-triethylgermyl-1,3-di-t-butyl-1,3,2-diazaphosphorinanes: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作者:E.E. Nifantiev、N.S. Vyazankin、S.F. Sorokina、L.A. Vorobieva、O.A. Vyazankina、D.A. Bravo-Zhivotovsky、A.R. Bekker
    DOI:10.1016/0022-328x(84)80702-0
    日期:1984.1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金刚烷双吖丙啶 氮杂环丁二烯 二氢-5-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5-亚硝基-2,4,6-三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2,4,6-三乙基-1,3,5-[4H]-二噻嗪 三异丁基二氢二噻嗪 N-亚硝基二噻嗪 5H-四唑 5-异丙基-1,3,5-二噻嗪烷 5-(3-甲基戊烷-3-基)-6H-1,3,4-噻二嗪-2-胺 4-甲氧基-3,3,5-三甲基-3H-吡唑1-氧化物 4-甲基-1,2-二氮杂螺(2.5)辛-1-烯 4-(三氟甲基)-1,2-二硫杂-3,5lambda2-二氮杂环戊-3-烯 4,4-二乙基-3,5-二甲基-4H-吡唑 3H-吡咯 3-甲基-3H-吖丙因-3-乙醇 3-甲基-3H-双吖丙啶-3-乙胺 3-甲基-3H-双吖丙啶-3-丙醇 3-溴-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异丙基-3H-双吖丙啶 3-氯-3-乙基双吖丙啶 3-氟-3-(2,2,2-三氟乙氧基)-3H-二氮杂环丙烯 3-叔丁基双吖丙啶 3,5-二(三氟甲基)-1-硫杂-2,4,6-三氮杂环己-2,4-二烯 3,4-二甲氧基-1,2,5-噻二唑 1-氧化物 3,4-二氢-3,3-二甲基-1,2,5-噻二唑 3,4-二氢-1,2,5-噻二唑 3,4,4,5-四甲基-4H-吡唑 3,3-双(三氟甲基)-3H-双吖丙啶 3,3-二氟-3H-双吖丙啶 2H-咪唑-2-硫酮 2H-咪唑 2H-吡咯 2-吡嗪基-锂 2-叔丁基亚氨基-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全氢-1,3,2-二氮杂磷 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1,3,2-二氮杂磷环戊烷 2-(1,3,5-二噻嗪烷-5-基)乙醇 2,4-二甲基-6-异丁基-1,3,5-二噻嗪 2,4,6-三甲基-1,3,5-二噻嗪 2,2,4,6-四氯-2L5-1,3,5,2-三氮杂膦咛 2(4)-异丙基-4(2),6-二甲基二氢(4H)1,3,5-二噻嗪 1-硼烷亚基-2,4,6,7-四甲基-2,6,7-三氮杂-1lambda~5~-磷杂二环[2.2.2]辛烷 1-氮杂环丁烯 1,4-二甲基-1,4,5,6-四氢-[1,2,3,4]四嗪 1,3-二甲基-2-二甲基氨基-1,3,2-二氮杂磷环戊烷 1,3-二甲基-1,3,2-二氮杂硼杂环戊烷 1,3-二氮杂-2-环己硼烷 1,3-二叔丁基-1,3,2-二氮杂磷啶-2-氧化物 1,3-二丁基-N,N-二乙基-4,5-二甲基-1,3,2-二氮杂磷杂戊环-2-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