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4-N,N-di(4-methoxyphenyl)aminophenyl]-1,3-di(2-pyridyl)benzene | 1146691-0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4-N,N-di(4-methoxyphenyl)aminophenyl]-1,3-di(2-pyridyl)benzene
英文别名
4-(3,5-dipyridin-2-ylphenyl)-N,N-bis(4-methoxyphenyl)aniline
5-[4-N,N-di(4-methoxyphenyl)aminophenyl]-1,3-di(2-pyridyl)benzene化学式
CAS
1146691-07-7
化学式
C36H29N3O2
mdl
——
分子量
535.645
InChiKey
GSJNOYBYVSACQ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24.6±60.0 °C(predicted)
  • 密度:
    1.187±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9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47.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II)5-[4-N,N-di(4-methoxyphenyl)aminophenyl]-1,3-di(2-pyridyl)benzene溶剂黄146 为溶剂, 以22%的产率得到PtCl(5-[4-N,N-di(4-methoxyphenyl)aminophenyl]-1,3-di(2-pyrid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局部化到环金属化铂络合物中的配体内电荷转移态:对富含电子的侧基和离子​​键对激发态的调制的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摘要:
    的新戊酯 1,3-二(2-吡啶基)苯-5-硼酸 (dpy-B)是N ^ C ^ N配位发散合成中的有用中间体, 1,3-二(2-吡啶基)苯 配体,HL n,随身携带芳基在中心环的5位上的取代基。几种这样的铂(II)配合物PtL n Cl配体已制备,并结合了侧基茴香醚,芳基胺,牛ac和氮杂皇冠,它们均在298 K的溶液中强烈发光。配合物的发射被氧气部分淬灭,并且所有化合物都是非常有效的增敏剂。单线态氧。的量子产率1所Ò 2形成已经将O的强度的基础上测得的2 1 Δ克发射在1270纳米,并且是在范围0.25-0.65。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其中包括溶剂在未取代的配合物PtL 1 Cl上以及在掺有对-二甲基氨基苯基和苯基15-单-N-氮杂卓5侧基的衍生物上(分别为PtL 9 Cl和PtL 12 Cl)。吸收光谱已根据计算的单重态激发进行了模拟:它们非常类似于实验光谱。特别是,DFT
    DOI:
    10.1039/b816375h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胺-钌共轭金属配合物及其在近红外电致 变色薄膜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钌共轭金属配合物及其在近红外电致变色薄膜中的应用。所述胺‑钌共轭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具有三态电致变色的特点,其由三芳胺基团和末端羧基修饰的三齿环金属钌配合物通过共价键连接构成。本发明测试了由所述胺‑钌共轭金属配合物单层薄膜作为工作电极组装的近红外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在0.1V和1.1V之间有两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在1,2‑二氯乙烷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低的输入电压,可实现显著的三态电致变色行为及近红外的双态吸收。本发明胺‑钌共轭金属配合物在光纤通讯和电子器件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公开号:
    CN107163084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ometalated Osmium–Amin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i>p</i>-Oligophenylene Wire
    作者:Jun-Jian Shen、Jiang-Yang Shao、Zhong-Liang Gong、Yu-Wu Zhong
    DOI:10.1021/acs.inorgchem.5b01828
    日期:2015.11.16
    for long congeners. The electronic coupling parameter (Vab) was estimated by the Marcus–Hush analysis. The distance dependence plot of ln(Vab) versus the osmium–amine geometrical distance (Rab) gives a nega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 decay slope of −0.19 Å–1, which is slightly steeper with respect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ruthenium–amine series with the same molecular wire. DFT calculations with
    已经制备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三芳基胺取代基的一系列双三齿环属化的complex络合物,其中胺取代基通过各种长度的对-低聚亚苯基线与from离子分开。配合物3(PF 6)和4(PF 6)的X射线晶体学数据)在离子和胺取代基之间具有三个或四个重复的苯基单元。这些配合物显示出两个连续的阳极氧化还原对(相对于Ag / AgCl)在+0.1和+0.9 V之间,电势分裂范围为300–390 mV。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在单电子氧化状态下,奇数电子对于短同类物是离域的,而对于长同类物则位于on组分上。电子耦合参数(V ab)由Marcus-Hush分析估计。ln(V ab)与the-胺几何距离(R ab)的距离依赖性图给出了负线性关系,衰减斜率为−0.19Å –1,相对于先前报道的具有相同分子线的-胺系列而言,略陡。与使用UB3LYP的those配合物相比,使用远距离校正的UCAM-B3LYP官能
  • Near-Infrared and Two-Wavelength Electrochromism Based on Nanocrystalline TiO<sub>2</sub> Films Functionalized with Ruthenium-Amine Conjugated Complexes
    作者:Zhi-Juan Li、Jiang-Yang Shao、Yu-Wu Zhong
    DOI:10.1021/acs.inorgchem.7b01297
    日期:2017.7.17
    redox-active amine substituent and three carboxylic acid groups were synthesized, where the ruthenium ion and the amine site were separated by a phenyl or biphenyl bridge for 2 and 4, respectively. Nanocrystalline TiO2 films on fluorine doped SnO2 (FTO)/glass substrates anchored with 2 or 4 were prepared. These films display two consecutive anodic waves in the potential region between +0.1 and +1.0
    合成了两个包含氧化还原活性胺取代基和三个羧酸基团的环属化配合物2和4,其中离子和胺位点分别通过苯基或联苯桥分开2和4。在掺有2或4的掺杂SnO 2(FTO)/玻璃基板上制备了纳米TiO 2薄膜。这些薄膜在相对于Ag / AgCl的+0.1和+1.0 V之间的电势区域中显示两个连续的阳极波。在四个有机溶剂检查,在FTO /二氧化钛2 / 2薄膜在ClCH 2 CH 2 Cl中显示出最佳的循环电化学稳定性。两种膜在近红外区域均显示出有希望的两步电致变色现象。甲对比度(Δ Ť在1000 nm和680nm处的40%的42%%)是为FTO /实现的TiO 2 / 2薄膜的单,双氧化过程分别。与此相反,FTO /二氧化钛2 / 4在1300nm(Δ膜显示电致变色Ť%= 58%)和780纳米(Δ Ť分别在单,双氧化过程(%)= 59%)。这些过程的着色效率在150–270 cm 2的范围内变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乙腈)二氯镍(II) (R)-(-)-α-甲基组胺二氢溴化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3-氨基环丁烷甲腈盐酸盐 顺式-2-羟基甲基-1-甲基-1-环己胺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二盐酸盐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