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镍 (II) 中心捕获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是最近的交叉偶联和
金属光氧化还原催化反应的常见特征。尽管它在催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一基本步骤缺乏实验表征。本报告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催化相关
镍 (II) 中心的自由基捕获,包括
配体的构效关系、机制、动力学和立体选择性。光谱数据为
镍 (III) 中间体的形成提供了证据。
镍-芳基和
镍-烷基配合物之间显着不同的反应性意味着 C(sp 3 )–C(sp 3 ) 和 C(sp 2 )–C(sp 3)债券形成。动力学数据分别以 10 7  M -1 s -1和 10 6 M -1 s -1的规模对一级和二级自由基的捕获率进行基准测试。总的来说,活化能高于先前的计算估计。最后,使用定义明确的手性
镍络合物的
化学计量实验表明,自由基捕获步骤可以赋予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以及强烈的
配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