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2S,8R,8aS)-octahydroindolizine-1,2,8-triol | 116497-1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2S,8R,8aS)-octahydroindolizine-1,2,8-triol
英文别名
2,8a-di-epi-swainsonine;(-)-2,8a-di-epi-swainsonine;(1S,2S,8R,8aS)-1,2,3,5,6,7,8,8a-octahydroindolizine-1,2,8-triol
(1S,2S,8R,8aS)-octahydroindolizine-1,2,8-triol化学式
CAS
116497-15-5
化学式
C8H15NO3
mdl
——
分子量
173.212
InChiKey
FXUAIOOAOAVCGD-VGRMVHK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3.9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D-甘露糖吡啶盐酸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硫酸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盐酸羟胺四丁基氟化铵氢气 、 copper diacetate 、 碳酸氢钠戴斯-马丁氧化剂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溶剂黄146甲苯 为溶剂, 反应 99.83h, 生成 (1S,2S,8R,8aS)-octahydroindolizine-1,2,8-triol
    参考文献:
    名称:
    苦马豆素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和苦马豆素 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的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苦马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苦马豆素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IX所示的伯醇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式X所示的醛;2)将所述式X所示的醛进行叶立德反应,得到式XI所示的不饱和酯;3)将所述式XI所示的不饱和酯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得到式XII所示的内酰胺。本发明提供的苦马豆素衍生物能够作为糖苷酶抑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苦马豆素衍生物的方法路线简洁、生产成本低,且便于对苦马豆素进行结构修饰。。
    公开号:
    CN105541854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L-(+)-Swainsonine and Other Indolizidine Azasugars from D-Glucose
    作者:Mohammad Abrar Alam、Amit Kumar、Yashwant D. Vankar
    DOI:10.1002/ejoc.200800649
    日期:2008.10
    A total synthesis of L-(+)-swainsonine, a potent and specific inhibitor of naringinase, along with the syntheses of six unnatural indolizidine azasugars are reported by starting from D-glucose. L-(+)-Swainsonine was synthesized in 14 steps in 17 % overall yield. Further, two of the indolizidine analogues were found to be good glycosidase inhibitors at micromolar concentrations. In all of these syntheses
    据报道,L-(+)-swainsonine(一种有效且特异性的柚皮苷酶抑制剂)的全合成,以及六种非天然吲哚里西啶氮杂糖的合成,均以 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L-(+)-Swainsonine 分 14 步合成,总产率为 17%。此外,发现两种吲哚里西啶类似物在微摩尔浓度下是良好的糖苷酶抑制剂。在所有这些合成中,关键步骤是分子内 SN 2 反应。
  •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wainsonines from pyridines
    作者:Gerres Heimgärtner、Dirk Raatz、Oliver Reiser
    DOI:10.1016/j.tet.2004.10.086
    日期:2005.1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wainsonine and (−)-2,8a-di-epi-swainsonine was developed starting from readily available 2-pyridinecarbaldehyde and 3-hydroxypyridine. In particular,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ixture of simple indolizidines, i.e. lentiginosine and epi-lentiginosine, being readily available by a number of different synthetic routes, can be directly converted to swainsonine.
    从容易获得的2-吡啶甲醛和3-羟基吡啶开始开发了一种有效合成(-)-swainsonine和(-)-2,8a-di- epi -swainsonine的方法。特别地,已经证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合成途径容易获得的简单的吲哚嗪核苷的混合物,即龙胆草碱和表-龙胆草碱,可以直接转化成猪wa碱。
  • Syntheses of (-)-2,8a- and (-)-8,8a-di-epi-swainsonine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several glycosidases
    作者:Kinichi Tadano、Masahiro Morita、Yukinori Hotta、Seiichiro Ogawa、Bryan Winchester、Isabelle Cenci di Bello
    DOI:10.1021/jo00257a003
    日期:1988.10
  • TAKATANI, TAKAO;TSUTSUMI, XIDEHO;YASUDA, SYUSE;XASIMOTO, SINDZI;SEHTOI, X+
    作者:TAKATANI, TAKAO、TSUTSUMI, XIDEHO、YASUDA, SYUSE、XASIMOTO, SINDZI、SEHTOI, X+
    DOI:——
    日期:——
  • 苦马豆素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和苦马豆素 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0554185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的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苦马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苦马豆素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IX所示的伯醇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式X所示的醛;2)将所述式X所示的醛进行叶立德反应,得到式XI所示的不饱和酯;3)将所述式XI所示的不饱和酯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得到式XII所示的内酰胺。本发明提供的苦马豆素衍生物能够作为糖苷酶抑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苦马豆素衍生物的方法路线简洁、生产成本低,且便于对苦马豆素进行结构修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长春内日啶 钩藤碱e 钩藤碱d 钩藤碱A 钩藤碱 C 钩藤碱 虎皮楠生物碱B 甲基二氯镓 流涎胺 栗精胺 柯诺辛B 柯诺辛 恩卡林碱 F 异钩藤碱 异帽叶碱 异去氢钩藤碱 帽柱叶碱 四氢-吲哚嗪-1,3-二酮 去氢钩藤碱 卡拉巴宾 六氢吲嗪-8-酮 六氢吲哚嗪-3,7-二酮 六氢-5(1H)-吲嗪硫酮 六氢-3(2H)-吲嗪硫酮 八氢吲嗪 八氢-6,7-吲嗪二醇 八倾吲嗪三醇 二环[2.2.1]庚烷-2-醇,3-(二甲氨基)-,[1S-(内,内)]-(9CI) 丙酸,2,2-二甲基-,八氢-7,8-二羟基-1,6-中氮茚二基酯,1S-(1.α.,6.β.,7.α.,8.β.,8a.β.)- 一叶萩碱 一叶秋碱 α.-塔洛-九吡喃糖,1,6:2,3-二脱水-4,7,8,9-四脱氧- [(1S,6S,7S,8R,8aR)-1,7,8-三羟基-1,2,3,5,6,7,8,8a-八氢吲嗪-6-基] 丁酸酯 N-[(1S,6S,7R,8R,8aR)-1,7,8-三羟基辛氢-6-吲哚嗪基]乙酰胺 8a-乙炔基-2,3,5,6,7,8-六氢-1H-吲嗪 8-氨基-3-氧代八氢-1-吲嗪羧酸 8-中氮茚醇,八氢-1,6,7-三(苯基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6,7-二羟基苦马豆素 5(1H)-中氮茚酮,六氢-,(R)- 4-氨基-1H-苯并咪唑-6-羧酸 2-甲基-5-氧代八氢-3-吲嗪甲醛 1-甲基八氢-1-吲哚嗪并l 1,7,8-中氮茚三醇,八氢-6-(1-甲基丙基)氨基- 1,6,7-中氮茚三醇,八氢-8-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1,2-异亚丙基苦马豆素 (八氢吲哚啉-8-基)-甲醇 (R)-12-羟基十八烷酸 (8aS)-六氢-5,8-吲嗪二酮 (6S,7R,8R,8aR)-1,2,3,5,6,7,8,8a-八氢吲嗪-6,7,8-三醇 (6R,8AS)-6-(8-氨基-1-溴咪唑并[1,5-A]吡嗪-3-基)六氢中氮-3(2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