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研究
蒽醌酰亚胺的分子结构与近红外电致变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
蒽醌酰亚胺的两对未取代异构体(Ia和Ib)和硝基取代异构体(IIa和IIb),其中分子Ia和IIa比Ib和IIb具有更多的线性形状。结合循环伏安法和光谱电
化学研究其电
化学性质。循环伏安法显示Ib和IIb揭示与它们的异构体相比,首次还原电势降低且循环稳定性低,表明异构化削弱了稳定作用。在单电子还原时,自由基阴离子的吸收波长和吸收强度都极大地取决于异构体的结构。Ia,IIa和IIb的自由基阴离子显示NIR吸收分别在820、1260和1380 nm处达到峰值,但是Ib的阴离子仅在以660 nm为中心的可见区域中显示弱吸收。高斯计算表明,电子在Ia和IIa的整个分子骨架上都离域化了自由基阴离子,但有效结合长度在Ib和IIb的
酰亚胺部分中断了。考虑了异构体对有效共轭长度和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以合理化不同的电致变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