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ing almost 50% of the initial activity after seven operational cycles. Finally, this heterogeneous nanobioconjugate was more active and enantioselective [C = 47.8, eep = 97.0 and E = 194] than free lipase [C = 35.4, eep = 97.1 and E = 88] towards the kinetic resolution of a racemic intermediate of atenolol yielding the S enantiomer, which signifies its importance as a nanobiocatalyst.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将表面活性剂处理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
脂肪酶固定在碳纳米纤维表面:吸附和共价附着。
脂肪酶在碳纳米纤维上的简单吸附被证明是一个糟糕的策略,固定化效率为 36%,而使用 1-乙基-3-[3-二甲基
氨基丙基]碳二
亚胺 (EDC)/ N-羟基琥珀
酰亚胺 (NHS) 的共价偶联显示更好的固定效率(56%)。使用后一种方法制造的纳米
生物缀合物显示出对
棕榈酸对硝基苯酯的
水解酶活性增加了十一倍,并增强了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在 80°C 时,纳米
生物缀合物中
脂肪酶的半衰期几乎比游离
脂肪酶高 20 倍,证明了其热稳定性。所制备的纳米
生物缀合物可重复使用九个连续反应循环,在
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的
水解中实现 100% 的产率,但在七个操作循环后损失了近 50% 的初始活性。最后,这种异质纳米
生物缀合物比游离
脂肪酶 [ C = 35.4,ee p = 97.1 和E = 88] 具有更高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