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is-diammine(orotato)copper(II) | 75606-0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is-diammine(orotato)copper(II)
英文别名
cis-[Cu(oro)(NH3)2]
cis-diammine(orotato)copper(II)化学式
CAS
75606-07-4
化学式
C5H8CuN4O4
mdl
——
分子量
251.689
InChiKey
QIIZFDNBMUWFFR-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该螯合铜的不寻常的非共价相互作用(II)离子并且在维生素B的π键13配合物,顺式-Diammine(orotato)铜(II):理论和振动光谱法研究
    摘要:
    具有维生素B 13(乳清酸),顺式[[Cu(oro)(NH 3)2 ]的Cu(II)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螯合的Cu(II)之间存在异常的,非共价的π型相互作用离子和尿嘧啶环的C═C键[Michalska et al。多面体2007,26,4303]。在这项工作中,这种相互作用的起源和强度得到了彻底的研究。使用不受限制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和新开发的M05-2X泛函,对标题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为了比较,还进行了UMP2级别的计算。DFT计算中已经采用了多种基础集,包括aug-cc-pVTZ,D95V(d,p),SDD和LanL2DZ。的63铜/ 65铜同位素替代技术用于识别红外光谱中的铜配体振动。在计算出的势能分布PED的基础上,对标题配合物的FT-IR和拉曼光谱中的所有波段进行了明确分配。结果表明,顺式-[Cu(oro)(NH 3)2 ]的拉曼光谱中1210
    DOI:
    10.1021/jp901912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bonded supramolecular synthon induced magnetic superexchange phenomenon results weak ferromagnetic and strong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in two new copper-orotate coordination network
    作者:Archana Yadav、Prem Lama、Alina Bieńko、Dariusz Bieńko、Kafeel Ahmad Siddiqui
    DOI:10.1016/j.poly.2017.11.047
    日期:2018.2
    susceptibility reveals the occurrence of competitive exchange interactions with a net ferromagnetic character in 1 ( J = +0.48 cm −1 ) and strong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in 2 ( J = −4.93 cm −1 ). Magnetic superexchange interaction transmitted through equatorial–axial hydrogen bridge system promotes weak 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in 1 while in 2 it is in basal-basal position, in which two d x2-y2
    摘要乳清酸(C 5 H 4 N 2 O 4 OrH 3)与属盐Cu(Ac)2·H 2 O的热自组装产生了一个新的基于OrH的氢键配位网络[Cu(OrH)(2NH) 3)(H 2 O)]·H 2 O(1)和[Cu(OrH)(2NH 3)] 2(2)。对1的单晶X射线研究证实,属离子(Cu 2+)上的+2电荷被OrH阴离子平衡。N–H⋯O和O–H⋯O氢键合成子是产生氢键-OrH结构的唯一产物。磁化率的温度依赖性测量揭示了竞争交换相互作用的发生,其净磁特性为1(J = +0.48 cm -1),强反磁相互作用为2(J = -4.93 cm -1)。通过赤道-轴向氢桥系统传递的磁性超交换相互作用在1中促进弱的磁相互作用,而在2中处于基-基位置,其中两个d x2-y2轨道参与交换机制揭示了两个反磁交换路径的共存,分子内比分子间强得多。分别应用于α和β自旋密度矩阵的自然键轨道(NB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