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性
分类:D;无法归类为人类致癌性。分类依据:基于动物和人类致癌性数据的缺乏。人类致癌性数据:不足。动物致癌性数据:无。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神经毒素 - 感觉运动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在1932-35年期间,由于使用含有大约7%醋酸铊的脱毛剂Koremlu奶油,发生了几例视网膜神经病变或视神经病变的病例。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已经有很多人因药用铊而中毒,有死亡案例也有非致命案例……人类的致死剂量几乎接近于治疗剂量(每公斤体重8毫克的醋酸铊),并且由于一名10岁男孩在摄入166毫克醋酸铊后死亡,有人建议成人的最低致死剂量应该考虑大约0.8克,相当于每公斤体重大约12毫克。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一名42岁男性因7岁时口服醋酸铊治疗头癣,现报告一例智能障碍、残留性共济失调和痉挛性轻偏瘫的病例。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铊在雄性和雌性Wistar大鼠的身体器官和大脑区域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铊醋酸溶液。使用的剂量是16 mg/kg的铊,是成年啮齿类动物半数致死剂量的二分之一。在大鼠给药后0.125到3天对其进行处死。组织中的铊浓度在大约1天后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在睾丸、肾脏和心脏中发现的铊水平高于大脑和肝脏。睾丸失去铊的速度比肾脏和心脏快。大脑中的铊含量显著低于所有其他检查的器官。各个大脑区域之间的铊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在大脑皮层中,铊的峰值浓度在注射后1到2天达到。所有其他器官在0.75到1天内达到最大浓度。铊以不同的速率开始下降,取决于区域。从新生到20天大的大鼠被注射铊;在注射后1天,分析了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小脑的区域含量。大鼠在大脑区域中的铊含量直到出生后5天才表现出差异,此时皮层浓度低于新生儿的浓度。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急性铊中毒中,发现人类大脑中神经元密集的区域比其他区域积累了更多的铊,并且灰质中的铊含量高于非神经组织。/可溶性铊化合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