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3S,5R)-3-hydroxy-5-(5-methyl-2,4-dioxopyrimidin-1-yl)oxolan-2-yl]methyl (2S)-2-(3-benzoylphenyl)propanoate | 878498-3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3S,5R)-3-hydroxy-5-(5-methyl-2,4-dioxopyrimidin-1-yl)oxolan-2-yl]methyl (2S)-2-(3-benzoylphen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
[(2R,3S,5R)-3-hydroxy-5-(5-methyl-2,4-dioxopyrimidin-1-yl)oxolan-2-yl]methyl (2S)-2-(3-benzoylphenyl)propanoate化学式
CAS
878498-38-5
化学式
C26H26N2O7
mdl
——
分子量
478.502
InChiKey
RPAWTIPBMCYLLM-FBEWHJA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12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 DNA 的氧杂环丁烷绝热光裂解的区域选择性
    摘要:
    DNA 直接吸收 UVB 光可诱导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嘧啶-嘧啶酮 (6-4) 光产物的形成。后者来自不稳定的氧杂环丁烷中间体的重排,这些中间体也被认为是此类 DNA 损伤的光酶修复中的电子受体物质。在目前的工作中,通过从飞秒到微秒时间尺度的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由取代的尿嘧啶 (Ura) 或胸腺嘧啶 (Thy) 衍生物和二苯甲酮 (BP) 组成的氧杂环丁烷的直接光解。结果表明,光诱导的氧杂环丁烷裂解是通过绝热过程发生的,导致三重激发的 BP 和基态核碱基。该过程受到氧杂环丁烷区域化学(头对头,HH,与。头对尾,HT) 和通过核碱基取代;对于所有研究的 HH-氧杂环丁烷,它几乎是定量的,而它受到 HT-异构体的位置 1 和 5 取代的强烈影响。所获得的结果清楚地证实了 BP/Ura 或 Thy 氧杂环丁烷的绝热光诱导裂解的普遍性,以及它对区域化学的依赖性,支持三重激元的参与。事实上,当这种物质的形成有利于在通过线性连接体分裂后将
    DOI:
    10.1039/d0ob01974g
  • 作为产物:
    描述:
    右旋酮洛芬beta-胸苷吡啶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55%的产率得到[(2R,3S,5R)-3-hydroxy-5-(5-methyl-2,4-dioxopyrimidin-1-yl)oxolan-2-yl]methyl (2S)-2-(3-benzoylphen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甲酮-胸腺嘧啶二联体三重激发态的分子内相互作用。
    摘要:
    对合成二元组1和2的时间分辨和产物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二苯甲酮对胸腺嘧啶的取向强烈影响分子内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已经确定了主要的反应机理是Paterno-Buchi环加成反应,生成3-6氧杂环丁烷。但是,二苯甲酮从胸苷的甲基中获得正式的氢抽象的能力也已通过光产物7和8的形成得到了证明。这些过程仅在顺式二元体1的情况下才观察到。氧杂环丁烷环是在直接光解后获得的,从而使起始二元体1处于激发的三重态。
    DOI:
    10.1002/chem.2005003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fluence of the Linking Bridge on the Photoreactivity of Benzophenone–Thymine Conjugates
    作者:Alejandro Blasco-Brusola、Ignacio Vayá、Miguel A. Miranda
    DOI:10.1021/acs.joc.0c02088
    日期:2020.11.6
    photosensitize DNA damage, where one of the most relevant BP/DNA interactions occurs with thymine (Thy). In view of the complex photoreactivity previously observed for dyads containing BP covalently linked to thymidin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ppropriate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the spacer could modulate the intramolecular BP/Thy photoreactivity, resulting in an enhanced selectivity. Accordingly
    二苯甲酮(BP)存在于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中。这种生色团能够光敏化DNA损伤,其中最相关的BP / DNA相互作用之一是与胸腺嘧啶(Thy)发生。鉴于先前对含有共价连接胸苷的BP的二元组观察到复杂的光反应性,这项工作的目的是研究间隔基性质的适当变化是否可以调节分子内BP / Thy光反应性,从而提高选择性。因此,已经通过稳态光解以及飞秒和纳秒瞬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由BP和Thy衍生的,由不同长度的线性连接子分隔的一系列二元组的光行为。二价体的辐射导致光产物来自正式的氢提取或Paterno-Büchi(PB)光反应,其化学选择性明显取决于连接桥的性质。此外,PB过程以完全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发生。总体光反应性随间隔物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并且与根据BP三重态寿命估算的速率常数相关性很好。提出了解释这些结果的反应机理,其中关键特征是与反应构象和三重态激基复合物的参与有关的应变。总体光反应性随间隔物的
  •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the Triplet Excited States of Benzophenone–Thymine Dyads
    作者:Noureddine Belmadoui、Susana Encinas、Maria J. Climent、Salvador Gil、Miguel A. Miranda
    DOI:10.1002/chem.200500345
    日期:2006.1
    product studies on the synthesized dyads 1 and 2 have provided evidence that the benzophenone-to-thymine orientation strongly influences intramolecular 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processes. The prevailing rea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 Paterno-Buchi cycloaddition to give oxetanes 3-6; however, the ability of benzophenone to achieve a formal hydrogen abstraction from the methyl group
    对合成二元组1和2的时间分辨和产物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二苯甲酮对胸腺嘧啶的取向强烈影响分子内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已经确定了主要的反应机理是Paterno-Buchi环加成反应,生成3-6氧杂环丁烷。但是,二苯甲酮从胸苷的甲基中获得正式的氢抽象的能力也已通过光产物7和8的形成得到了证明。这些过程仅在顺式二元体1的情况下才观察到。氧杂环丁烷环是在直接光解后获得的,从而使起始二元体1处于激发的三重态。
  • Regioselectivity in the adiabatic photocleavage of DNA-based oxetanes
    作者:Alejandro Blasco-Brusola、Ignacio Vayá、Miguel A. Miranda
    DOI:10.1039/d0ob01974g
    日期:——
    light by DNA may induce formation of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 and pyrimidine–pyrimidone (6-4) photoproducts. The latter arise from the rearrangement of unstable oxetane intermediates, which have also been proposed to be the electron acceptor species in the photoenzymatic repair of this type of DNA damage. In the present work, direct photolysis of oxetanes composed of substituted uracil (Ura) or thymine
    DNA 直接吸收 UVB 光可诱导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嘧啶-嘧啶酮 (6-4) 光产物的形成。后者来自不稳定的氧杂环丁烷中间体的重排,这些中间体也被认为是此类 DNA 损伤的光酶修复中的电子受体物质。在目前的工作中,通过从飞秒到微秒时间尺度的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由取代的尿嘧啶 (Ura) 或胸腺嘧啶 (Thy) 衍生物和二苯甲酮 (BP) 组成的氧杂环丁烷的直接光解。结果表明,光诱导的氧杂环丁烷裂解是通过绝热过程发生的,导致三重激发的 BP 和基态核碱基。该过程受到氧杂环丁烷区域化学(头对头,HH,与。头对尾,HT) 和通过核碱基取代;对于所有研究的 HH-氧杂环丁烷,它几乎是定量的,而它受到 HT-异构体的位置 1 和 5 取代的强烈影响。所获得的结果清楚地证实了 BP/Ura 或 Thy 氧杂环丁烷的绝热光诱导裂解的普遍性,以及它对区域化学的依赖性,支持三重激元的参与。事实上,当这种物质的形成有利于在通过线性连接体分裂后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