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carboxymethylbenzimidazol-2-ylmethyl)iminodiacetic acid | 196190-6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carboxymethylbenzimidazol-2-ylmethyl)iminodi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2,2'-({[1-(Carboxymethyl)-1H-benzimidazol-2-yl]methyl}azanediyl)diacetic acid;2-[2-[[bis(carboxymethyl)amino]methyl]benzimidazol-1-yl]acetic acid
N-(1-carboxymethylbenzimidazol-2-ylmethyl)iminodiacetic acid化学式
CAS
196190-63-3
化学式
C14H15N3O6
mdl
——
分子量
321.29
InChiKey
NDWYITVUOVYAQ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133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mmonium vanadate(V) 、 N-(1-carboxymethylbenzimidazol-2-ylmethyl)iminodiacetic acid 在 NaOH 、 aq. HCl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96%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ix-co-ordinated vanadium-(IV) and -(V) complexes of benzimidazole and pyridyl containing ligands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新的钒-(IV)和钒-(V)配合物,其配体含有羟乙基、羧酸基、胺、吡啶基和苯并咪唑等官能团。三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已经确定。所有的钒原子都是六配位的,尽管以前的二乙醇胺型复合物都含有五配位的钒。苯并咪唑络合物的 V-N(胺)键明显长于吡啶络合物。质子化配体的 pK a 值与相应钒-(IV)、-(V)和-(IV/V)络合物的 V-N(胺)键长度(反式至一个氧代基团)之间存在经验关系。光谱研究(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明,这些配合物在水溶液中保持完整。一般来说,羟乙基取代的钒络合物不如相应的醋酸基取代的钒络合物稳定,苯并咪唑络合物不如相应的吡啶络合物稳定。对所有这些络合物性质的综合了解为设计与生物应用相关的新钒络合物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DOI:
    10.1039/a700710h
  • 作为产物:
    描述:
    di-tert-butyl N-[N-o-(tert-butoxycarbonylmethylamino)phenylcarbamoylmethyl]iminodiacetat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96.0h, 以100%的产率得到N-(1-carboxymethylbenzimidazol-2-ylmethyl)iminodiacet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含有 O、N 和 S 原子的聚氨基羧酸新类似物的有效途径
    摘要:
    我们合成了三种刚性多羧化六齿配体,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杂原子的性质,氧 (1)、氮 (2) 或硫 (3)。这些化合物是在保护/脱保护序列后由取代的邻苯胺分四或五步获得的。选择芳香主链来加强配体的结构,从而促进络合(预组织概念)。初步螯合试验表明含氮配体对铟 111 具有显着的选择性。根据硬和软酸碱 (HSAB) 理论,配体的选择会导致络合过程中的行为发生显着差异,从而增加对金属的选择性。(©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4)
    DOI:
    10.1002/ejoc.2003004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