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1-carboxy-1-methyl(ethylsulfanyl))-phenylsulfanyl)-2-methylpropanoic acid | 694520-7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1-carboxy-1-methyl(ethylsulfanyl))-phenylsulfanyl)-2-methylpropanoic acid
英文别名
2-[3-(2-Carboxypropan-2-ylsulfanyl)phenyl]sulfanyl-2-methylpropanoic acid;2-[3-(2-carboxypropan-2-ylsulfanyl)phenyl]sulfanyl-2-methylpropanoic acid
2-(3-(1-carboxy-1-methyl(ethylsulfanyl))-phenylsulfanyl)-2-methylpropanoic acid化学式
CAS
694520-72-4
化学式
C14H18O4S2
mdl
——
分子量
314.427
InChiKey
QVSPEBUZBPXXN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1-carboxy-1-methyl(ethylsulfanyl))-phenylsulfanyl)-2-methylpropanoic acid 、 dirhodium tetraacetate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以6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羧酸二铱(II)配合物为结构单元。顺式-螯合二羧酸,旨在桥接双核核
    摘要:
    一系列硅酮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二羧酸描述了被设计为跨越四羧酸二(二氢)(II)骨架上的一对顺式位点的HO 2 CCR 2 OArOCR 2 CO 2 H(LH 2)的一般结构。单螯合物LRh 2(OAc)2和双螯合物L 2 Rh 2是通过将二酸与Rh 2(OAc)4在N,N-二甲基苯胺。螯合物是在动力学控制下形成的,从具有甲基的二酸获得最佳收率。醚醚键旁的芳环上的侧链和庞大的取代基。在热力学控制下,通过以下方法测量有效的螯合摩尔浓度:1 H NMR 在 四氯乙烷。通过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技术研究了螯合物的稳定性和二元酸的构象性质。
    DOI:
    10.1039/b310008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羧酸二铱(II)配合物为结构单元。顺式-螯合二羧酸,旨在桥接双核核
    摘要:
    一系列硅酮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二羧酸描述了被设计为跨越四羧酸二(二氢)(II)骨架上的一对顺式位点的HO 2 CCR 2 OArOCR 2 CO 2 H(LH 2)的一般结构。单螯合物LRh 2(OAc)2和双螯合物L 2 Rh 2是通过将二酸与Rh 2(OAc)4在N,N-二甲基苯胺。螯合物是在动力学控制下形成的,从具有甲基的二酸获得最佳收率。醚醚键旁的芳环上的侧链和庞大的取代基。在热力学控制下,通过以下方法测量有效的螯合摩尔浓度:1 H NMR 在 四氯乙烷。通过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技术研究了螯合物的稳定性和二元酸的构象性质。
    DOI:
    10.1039/b31000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hodium (ii) carboxylate complexes as building blocks. cis-Chelating dicarboxylic acids designed to bridge the dinuclear core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ESI) available: Tables S1 and S2. See http://www.rsc.org/suppdata/nj/b3/b310008a/
    作者:Jamie Bickley、Richard Bonar-Law、Thomas McGrath、Nirmal Singh、Alexander Steiner
    DOI:10.1039/b310008a
    日期:——
    dirhodium(II) tetracarboxylate framework are described. Monochelate complexes LRh2(OAc)2 and bischelate complexes L2Rh2 were prepared by heating the diacids with Rh2(OAc)4 in N,N-dimethylaniline. Chelates were formed under kinetic control and the best yields were obtained from diacids with methyl groups on the ether side arms and bulky substituents on the aromatic ring next to the ether links. Effective
    一系列硅酮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二羧酸描述了被设计为跨越四羧酸二(二氢)(II)骨架上的一对顺式位点的HO 2 CCR 2 OArOCR 2 CO 2 H(LH 2)的一般结构。单螯合物LRh 2(OAc)2和双螯合物L 2 Rh 2是通过将二酸与Rh 2(OAc)4在N,N-二甲基苯胺。螯合物是在动力学控制下形成的,从具有甲基的二酸获得最佳收率。醚醚键旁的芳环上的侧链和庞大的取代基。在热力学控制下,通过以下方法测量有效的螯合摩尔浓度:1 H NMR 在 四氯乙烷。通过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技术研究了螯合物的稳定性和二元酸的构象性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