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pyridin-2-yl)-1,3-phenylene)bis(phenylmethanone) | 1374451-5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pyridin-2-yl)-1,3-phenylene)bis(phen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3-Benzoyl-2-pyridin-2-ylphenyl)-phenylmethanone;(3-benzoyl-2-pyridin-2-ylphenyl)-phenylmethanone
(2-(pyridin-2-yl)-1,3-phenylene)bis(phen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1374451-53-2
化学式
C25H17NO2
mdl
——
分子量
363.415
InChiKey
IDWZZBRXAQCHO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pyridin-2-yl)-1,3-phenylene)bis(phenylmethanone)acetylacetonatodicarbonylrhodium(l)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9%的产率得到2-(1,1':3',1''-terphenyl-2'-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芳基酮中挤出CO:铑(I)催化的C ?吡啶基团指导的C键裂解
    摘要:
    剪切工具:铑(I)催化从联芳基酮和烷基/烯基芳基酮中挤出一氧化碳的方法可以分别高收率生产联芳基和烷基/烯基芳烃(参见方案)。广泛的功能是可以容忍的。这种方法不仅提供了构建有用支架的替代途径,而且为CC键活化提供了新的策略。
    DOI:
    10.1002/anie.201107136
  • 作为产物:
    描述:
    2-苯基吡啶甲苯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氧气 、 palladium diacetate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80.0 ℃ 、68.95 kPa 条件下, 反应 3.0h, 以77%的产率得到(phenyl)(2-(pyridin-2-yl)phen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杂环支架与未官能化的芳酰基代用项的横脱氢偶联由钯(II)催化C(SP 2)-H芳酰化通过有机催化氧加激活
    摘要:
    通过NHPI的双氧激活,在Pd(II)催化的C(sp 2)-H活化过程中,生物相关的杂环支架与芳基甲烷的芳基化反应进行了脱氢偶联。质谱和基于1 H NMR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表明,CH键的活化是决定速率的步骤。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存在自由基途径。在1等分试样的反应混合物的1 H NMR和用2-氨基硫代苯酚原位捕集揭示芳基甲烷的需氧氧化过程中醛的形成。该反应对于芳酰基源和包括苯并噻唑,苯并恶唑,吡啶,喹喔啉,嘧啶和偶氮芳烃的导向基团的不同变化具有广泛的范围。发现苄基亚甲基部分是芳酰基碳的来源,最优选苄基醚部分,其次是芳基醛和芳基甲烷的羰基。但是,芳基甲烷的易得性使其成为芳酰基源最具吸引力。可以实现时间依赖性的选择性单-和双-芳基化。1 3-二芳基嘧啶表现出2-苯基部分的区域选择性芳酰基化,而与3-苯基部分中是否存在任何取代基(吸电子或供电子)无关。对于不对称的偶氮芳烃,在带有取代基的苯基部分中发生选择性芳酰基化。
    DOI:
    10.1021/acs.joc.7b002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