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Hydroxyphenylcarbamoyl)methyl]-1-methyl-3H-imidazol-1-ium chloride | 286008-0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Hydroxyphenylcarbamoyl)methyl]-1-methyl-3H-imidazol-1-ium chloride
英文别名
N-(2-hydroxyphenyl)-2-(3-methylimidazol-3-ium-1-yl)acetamide;chloride
3-[(2-Hydroxyphenylcarbamoyl)methyl]-1-methyl-3H-imidazol-1-ium chloride化学式
CAS
286008-01-3
化学式
C12H14N3O2*Cl
mdl
——
分子量
267.715
InChiKey
ZZQAMMZDBIEBD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58.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吡啶3-[(2-Hydroxyphenylcarbamoyl)methyl]-1-methyl-3H-imidazol-1-ium chloride 、 palladium dichloride 在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反应 12.0h, 以7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三齿CNO供体钯(II)络合物作为直接CH芳基化的有效催化剂:在制备基于咪唑的推挽发色团中的应用
    摘要:
    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廉价的易得原料,并以高收率开发了一系列咪唑氯化物,用于形成三齿CNO-供体钯(II)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具有N-杂环卡宾部分。他们的钯配合物是通过在吡啶中使用K 2 CO 3作为碱,通过配体前体与PdCl 2之间的反应制备的,并具有合理的收率。使用1 H NMR和13 C { 11 H NMR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异核多键相关实验,以鉴定这些化合物的关键NMR信号。还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两种配合物的结构。这些配合物中的一种已成功应用于杂环化合物与芳基溴化物之间的直接C–H功能化反应中,产生了优异的偶联产物收率。偶联反应是可扩展的,允许仅2mol%的Pd负载获得几克偶联产物。开发的催化剂系统可以直接大规模制备多个推挽生色团。研究了这些发色团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光物理性质。这些生色团观察到具有中等量子效率的深蓝色光致发光和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发态。进行密度泛函
    DOI:
    10.1002/aoc.3956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咪唑2-羟基氯乙酰基苯胺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2%的产率得到3-[(2-Hydroxyphenylcarbamoyl)methyl]-1-methyl-3H-imidazol-1-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齿CNO供体钯(II)络合物作为直接CH芳基化的有效催化剂:在制备基于咪唑的推挽发色团中的应用
    摘要:
    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廉价的易得原料,并以高收率开发了一系列咪唑氯化物,用于形成三齿CNO-供体钯(II)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具有N-杂环卡宾部分。他们的钯配合物是通过在吡啶中使用K 2 CO 3作为碱,通过配体前体与PdCl 2之间的反应制备的,并具有合理的收率。使用1 H NMR和13 C { 11 H NMR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异核多键相关实验,以鉴定这些化合物的关键NMR信号。还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两种配合物的结构。这些配合物中的一种已成功应用于杂环化合物与芳基溴化物之间的直接C–H功能化反应中,产生了优异的偶联产物收率。偶联反应是可扩展的,允许仅2mol%的Pd负载获得几克偶联产物。开发的催化剂系统可以直接大规模制备多个推挽生色团。研究了这些发色团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光物理性质。这些生色团观察到具有中等量子效率的深蓝色光致发光和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发态。进行密度泛函
    DOI:
    10.1002/aoc.39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ultidentate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es of Nickel and Palladium: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 in Mizoroki–Heck Coupling Reaction
    作者:Li‐Cheng Liu、Yan‐Hsiang Tzeng、Cheng‐Hau Hung、Hon Man Lee
    DOI:10.1002/ejic.202000530
    日期:2020.10.8
    activities of the two sets of palladium complexes for the Mizoroki–Heck coupling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mparative data showed that despite the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flanking hemilabile pyridyl side‐arm which provided unsaturation to the metal center,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slightly inferior to that of the tridentate palladium complex with a “throw‐away” pyridine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富电子属(Ni和Pd)络合物,即吡啶配位的三齿NHC /氨基酸盐/​​苯氧基属络合物和带有额外吡啶基的四齿络合物。两个碳烯部分,基于咪唑和基于苯并咪唑的NHC,也被掺入到配体主链中。七个新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和比较结构分析表明,带有侧链吡啶基侧臂的四齿配合物畸变程度较小,从而导致螯合辅助的NHC配位更强,因此属碳键更短。研究了两组配合物对Mizoroki-Heck偶联反应的催化活性。比较数据表明,尽管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并且存在侧翼的半不稳定吡啶基侧臂,从而使属中心不饱和,但催化性能略逊于带有“抛弃型”吡啶的三齿配合物。配体。具有基于苯并咪唑的NHC部分的三齿络合物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允许利用多种芳基化物,包括失活的底物,其熔融态Pd含量低至0.2 mol%正丁基溴化铵
  • COMPOSITIONS POUR LA TEINTURE D'OXYDATION DES FIBRES KERATINIQUES COMPRENANT UN COUPLEUR CATIONIQUE, NOUVEAUX COUPLEURS CATIONIQUES, LEUR UTILISATION POUR LA TEINTURE D'OXYDATION, ET PROCEDES DE TEINTURE
    申请人:L'OREAL
    公开号:EP1066022B1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 US6544298B1
    申请人:——
    公开号:US6544298B1
    公开(公告)日:2003-04-0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