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1-金刚烷基)-2-溴-2-甲基丙酰胺 | 54059-85-7

中文名称
N1-(1-金刚烷基)-2-溴-2-甲基丙酰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adamantyl)-2-bromo-2-methylpropanamide
英文别名
N1-(1-adamantyl)-2-bromo-2-methylpropanamide
N1-(1-金刚烷基)-2-溴-2-甲基丙酰胺化学式
CAS
54059-85-7
化学式
C14H22BrNO
mdl
MFCD02682108
分子量
300.239
InChiKey
IOKOGKRBNVSSD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4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8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413884b72a40fc83e3abd9b445831d09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1-(1-金刚烷基)-2-溴-2-甲基丙酰胺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生成 1-(1-adamantyl)-3,3-dimethylazirid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影响α-内酰胺与苄胺开环的因素一、α-内酰胺与氮上取代基的相对稳定性
    摘要:
    合成了八种不同稳定性的α-内酰胺(氮丙啶酮),其中一种以前未报道过,并与苄胺反应。三种 α-内酰胺,1-(1-金刚烷基)-3,3-二甲基氮丙啶酮 (2j)、3,3-二甲基-1-三苯基甲基氮丙啶酮 (2m) 和 3-苯基-1-三苯基甲基-氮丙啶酮 (20)得到α-苄基氨基酰胺(3j,3m,3o)作为产物,表明C 3 -N键断裂。四种 α-内酰胺、1,3-二叔丁基氮丙啶酮 (2g)、1-叔丁基-3-三苯基甲基氮丙啶酮 (2i)、1-(1-金刚烷基)-3-叔丁基氮丙啶酮 (2k) 和 I -(I-金刚烷基)-3-三苯基甲基氮丙啶酮 (2l) 产生 N-苄基酰胺 (4g, 4i, 4k, 4l),由 C 2 -N 键断裂产生。3-(1-金刚烷基)-1-三苯基甲基氮丙啶酮 (2n) 得到两种加合物 (3n, 4n) 的混合物。基于这些实验结果,
    DOI:
    10.3987/com-02-9453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2-甲基丙酰溴金刚烷胺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5%的产率得到N1-(1-金刚烷基)-2-溴-2-甲基丙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构建智能的温度响应型GPx模仿物†
    摘要: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对抗氢过氧化物的一种主要防御手段,它是一种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硒酶。通过两性环糊精与金刚烷衍生物之间的客体识别形成的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成功构建了具有可控GPx活性和形态的超分子囊泡。通过引入热敏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支架和硒的催化部分分别形成金刚烷和环糊精,催化功能化的环糊精与热敏功能化的金刚烷的配合物指导了超分子囊泡的形成,该囊泡在37°C时起GPx的作用。自组装的纳米酶表现出明显的温度响应特性,并具有类似GPx的高催化活性,从而促进了过氧化氢(H 2 O 2)的还原。)在37°C下以谷胱甘肽(GSH)作为还原底物。但是,由于PNIPAM在线圈和小球之间的过渡,当温度降至25°C时,囊泡会分解。有趣的是,催化活性随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在37°C下自组装的囊泡结构为酶促反应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因此我们成功开发了温度响应型纳米酶模型。此外,与天
    DOI:
    10.1039/c5sm02074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bout the Factors Which Govern the Ring-Opening of a-Lactams with Primary Amines: II. The Relative Basicity of the Amine
    作者:Victor Cesare、Tony Taldone、István Lengyel
    DOI:10.3987/com-02-9585
    日期:——
    3-tert-butyl-1-triphenylmethylaziridinone (1e), and 1-(1-adamantyl)-3-tert-butylaziridinone (1g) with some substituted benzylamines and other selected primary amines is described. It emerg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the relative basicity of the amine is a decisive factor in determining regioselectivity in the ring-opening.
    四种稳定的 α-内酰胺的开环反应,1-(1-金刚烷基)-3,3-二甲基氮丙啶酮 (1a), 3-(1-金刚烷基)-1-三苯基甲基-氮丙啶酮 (1d), 3-描述了叔丁基-1-三苯基甲基氮丙啶酮 (1e) 和 1-(1-金刚烷基)-3-叔丁基氮丙啶酮 (1g) 以及一些取代的苄胺和其他选定的伯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胺的相对碱性是决定开环区域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
  • Coutts, Ian G. C.; Southcott, Mark 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0, p. 767 - 771
    作者:Coutts, Ian G. C.、Southcott, Mark R.
    DOI:——
    日期:——
  • Quast, Helmut; Meichsner, Georg; Seiferling, Bernhard, Chemische Berichte, 1987, vol. 120, p. 225 - 230
    作者:Quast, Helmut、Meichsner, Georg、Seiferling, Bernhard
    DOI:——
    日期:——
  • Competing pathways in the photonitrogenation of a 3,5-dihydro-4H/-1,2,3,-triazol-4-one. A novel route to aziridinones
    作者:Helmut Quast、Bernhard Seiferling
    DOI:10.1016/s0040-4039(00)85686-5
    日期:1982.1
  • QUAST H.; MEICHSNER G.; SEIFERLING B., CHEM. BER., 120,(1987) N 2, 225-230
    作者:QUAST H.、 MEICHSNER G.、 SEIFERLING B.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