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描述了1,3-二芳基吡啶酮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1,3-二芳基-吡啶酮是通过Chan-Lam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的。两种代表性化合物17和35h表现出出色的酶抑制活性,IC 50值分别为3.5和3.0 n m。此外,化合物17和35h阻断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10 n m时的管形成并抑制了VEGF诱导的VEGFR-2和下游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专注。对接模拟显示,化合物17通过两个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VEGFR-2的活性位点结合良好。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描述了1,3-二芳基吡啶酮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1,3-二芳基-吡啶酮是通过Chan-Lam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的。两种代表性化合物17和35h表现出出色的酶抑制活性,IC 50值分别为3.5和3.0 n m。此外,化合物17和35h阻断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10 n m时的管形成并抑制了VEGF诱导的VEGFR-2和下游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专注。对接模拟显示,化合物17通过两个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VEGFR-2的活性位点结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