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个三脚架的新的双核
配体 三(2-
吡啶基甲基)胺已经合成了由一系列离域π电子间隔子链接的(
TMPA)单元。已经制备了它们的二
铜II配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相应的单同位素络合物相比,这些双核Cu II络合物揭示了归因于微扰电子相互作用的光谱和伏安特征。在
蒽基间隔基的情况下,在固体和溶液中的观察都表明分子内π-π堆积相互作用的存在会影响配合物的几何形状,从而影响其电子性能。双-Cu I配合物是用电
化学方法制备的。在带有单炔间隔基的配合物的特定情况下,在
乙腈导致缓慢形成反式-μ-1,2过氧Cu 2络合物,该络合物在268 K(t 1/2 = 240 s)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过氧形成动力学的分析表明,分子间双氧结合的增加的活化势垒是由于间隔基的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