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ethyl-3-(6-methyl-5-pyridin-3-yl-1H-benzoimidazol-2-yl)urea | 445012-0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ethyl-3-(6-methyl-5-pyridin-3-yl-1H-benzoimidazol-2-yl)urea
英文别名
3-ethyl-1-[6-methyl-5-(pyridin-3-yl)-1H-1,3-benzodiazol-2-yl]urea;1-ethyl-3-(6-methyl-5-pyridin-3-yl-1H-benzimidazol-2-yl)urea
1-ethyl-3-(6-methyl-5-pyridin-3-yl-1H-benzoimidazol-2-yl)urea化学式
CAS
445012-02-2
化学式
C16H17N5O
mdl
——
分子量
295.344
InChiKey
PCWGVOYQPPLYQ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82.7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6-methyl-5-(pyridin-3-yl)-1H-benzo[d]imidazol-2-amine 、 异氰酸乙酯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的产率得到1-ethyl-3-(6-methyl-5-pyridin-3-yl-1H-benzoimidazol-2-yl)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强力抗菌活性的新型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双靶标苯并咪唑尿素抑制剂:通过明智地使用结构指导的设计和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实现智能设计和进化。
    摘要:
    为了克服影响所有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发现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是必要的。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特征明确的临床验证靶标,它们通过抑制催化亚基发挥其抗菌活性。通过与它们的ATP位点相互作用来抑制这些靶标在临床上不太成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分子量,与ATP位点结合的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合成抑制剂的发现和表征。苯并咪唑脲是两种酶的双重靶向抑制剂,并且对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各种相关病原体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描述了通过使用结构指导的设计,建模和结构-活性关系来发现和优化这种新型抗菌剂。提供了在两种啮齿动物感染模型中通过口服和静脉内给药的酶抑制,抗菌活性和体内功效的数据。
    DOI:
    10.1021/jm800318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CTERIAL GYRASE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申请人: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
    公开号:EP1341769B1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 US7414046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414046B2
    公开(公告)日:2008-08-19
  • USRE40245E1
    申请人:——
    公开号:USRE40245E1
    公开(公告)日:2008-04-15
  • Novel Dual-Targeting Benzimidazole Urea Inhibitors of DNA Gyrase and Topoisomerase IV Possessing Pot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telligent Design and Evolution through the Judicious Use of Structure-Guided Design and St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作者:Paul S. Charifson、Anne-Laure Grillot、Trudy H. Grossman、Jonathan D. Parsons、Michael Badia、Steve Bellon、David D. Deininger、Joseph E. Drumm、Christian H. Gross、Arnaud LeTiran、Yusheng Liao、Nagraj Mani、David P. Nicolau、Emanuele Perola、Steven Ronkin、Dean Shannon、Lora L. Swenson、Qing Tang、Pamela R. Tessier、Ski-Kai Tian、Martin Trudeau、Tiansheng Wang、Yunyi Wei、Hong Zhang、Dean Stamos
    DOI:10.1021/jm800318d
    日期:2008.9.11
    hospital- and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s. The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this novel class of antibacterials by the use of structure-guided design, modeling,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re described. Data are presented for enzyme inhibi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in vivo efficacy by oral an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n two rodent infection models.
    为了克服影响所有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发现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是必要的。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特征明确的临床验证靶标,它们通过抑制催化亚基发挥其抗菌活性。通过与它们的ATP位点相互作用来抑制这些靶标在临床上不太成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分子量,与ATP位点结合的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合成抑制剂的发现和表征。苯并咪唑脲是两种酶的双重靶向抑制剂,并且对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各种相关病原体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描述了通过使用结构指导的设计,建模和结构-活性关系来发现和优化这种新型抗菌剂。提供了在两种啮齿动物感染模型中通过口服和静脉内给药的酶抑制,抗菌活性和体内功效的数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