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bis-(4-hydroxyphenyl)heptane-1,4-diene-3-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bis-(4-hydroxyphenyl)heptane-1,4-diene-3-one
英文别名
(1E,4E)-1,7-bis(4-hydroxyphenyl)hepta-1,4-dien-3-one;(1E,4E)-1,7-bis(4-hydroxyphenyl)-1,4-heptadien-3-one
1,7-bis-(4-hydroxyphenyl)heptane-1,4-diene-3-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8O3
mdl
——
分子量
294.35
InChiKey
AARHYKBWPXHBTM-RSUZETJ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57.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羟基苯丙酸盐酸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硫酸碳酸氢钠戴斯-马丁氧化剂N,N-二异丙基乙胺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7.75h, 生成 1,7-bis-(4-hydroxyphenyl)heptane-1,4-diene-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槲寄生中分离出的新药 (1E,4E)-1,7-bis(4-hydroxyphenyl)hepta-1,4-dien-3-one 用于潜在治疗各种癌症:合成、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摘要:
    (1 E ,4 E )-1,7-Bis(4-hydroxyphenyl)hepta-1,4-dien-3-one (DHDK) 是一种从槲寄生中分离出来的新型姜黄素类似物。DHDK 表现出比姜黄素更好的抗肿瘤活性、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优越的稳定性。DHDK很难从Viscum coloratum中分离出来,但可以合成。MTT(甲基噻唑基二苯基溴化四唑)测定用于评估合成的 DHDK 对 12 种癌细胞系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DHDK 作为抗癌剂表现出极好的潜力,尤其是对于乳腺癌和肺癌。在体内进一步评估功效通过使用 MCF-7 乳腺癌模型。DHDK 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关系,没有体重减轻、死亡率生长抑制或组织毒性。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统计通过 LC-ESI-MS/MS 确定。这项工作提供了关于这种天然化合物的初步数据,并可以为改变相关参数以提高药物疗效开辟新的前景。
    DOI:
    10.1039/d0ra0367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合成1,7-二-(4-羟基苯基)-庚烷-1,4-二烯-3-酮的方法
    申请人:沈阳药科大学
    公开号:CN107721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合成1,7‑二‑(4‑羟基苯基)‑庚烷‑1,4‑二烯‑3‑酮的方法。一种合成1,7‑二‑(4‑羟基苯基)‑庚烷‑1,4‑二烯‑3‑酮的方法,以3‑(4‑羟基苯基)丙酸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其步骤是:(一)3‑(4‑羟基苯基)丙酸为原料,经过酯化、甲基保护、还原、氧化得3‑(4‑(甲氧基甲基)苯基)丙醛;(二)4‑羟基苯甲醛经过醚化、羟醛缩合反应得4‑(4‑(甲氧基甲基)苯基)丁‑3‑烯‑2‑酮;(三)将4‑(4‑(甲氧基甲氧基)苯基)丁‑3‑烯‑2‑酮和3‑(4‑(甲氧基甲氧基)苯基)丙醛进行羟醛缩合,再与盐酸反应,得到1,7‑二‑(4‑羟基苯基)‑庚烷‑1,4‑二烯‑3‑酮。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收率高,纯度高。
  • Synthesis and Anti-Neuro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1,7-diphenyl-1,4-heptadien-3-ones in LPS-Stimulated BV2 Microglia Via Inhibiting NF-κB/MAPK Signaling Pathways
    作者:Xuan Zhao、Jiqing Fang、Yu Jia、Zi Wu、Meihui Zhang、Mingyu Xia、Jinhua Dong
    DOI:10.3390/molecules27113537
    日期:——

    A series of 1,7-diphenyl-1,4-heptadien-3-ones with various substituents (HO-, CH3O-, CH3-, Cl-) on the phenyl rings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anti-neuroinflammatory effects in LPS-stimulated BV2 microglia. The pharmac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rget compounds bearing methoxy groups greatly inhibited LPS-induced NO release, and that the active compounds CU-19 and CU-21 reduced the level of NO, TNF-α, IL-6 and PGE-2,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COX-2 and iNOS in LPS-stimulated BV2 cells. A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revealed that CU-19 and CU-21 inhibited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F-κB and phosphorylation of MAPKs (ERK, JNK, and p38). A preliminary pharmacokinetic study in rats revealed that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CU-19 and CU-21 were dramatically amelior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curcumin.

    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HO-,CH3O-,CH3-,Cl-)的1,7-二苯基-1,4-庚二烯-3-酮被合成并在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中评估其抗神经炎症作用。药理结果显示,带有甲氧基的目标化合物极大地抑制了LPS诱导的NO释放,并且活性化合物CU-19和CU-21降低了LPS刺激的BV2细胞中NO,TNF-α,IL-6和PGE-2的平,下调了COX-2和iNOS的表达。机制研究表明,CU-19和CU-21抑制了NF-κB的核转运和MAPKs(ERK,JNK和p38)的磷酸化。大鼠的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与姜黄素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相比,CU-19和CU-21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显著改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