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fluorophenyl)thio)-2-methylpropane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fluorophenyl)thio)-2-methylpropanenitrile
英文别名
2-(4-Fluorophenyl)sulfanyl-2-methylpropanenitrile
2-((4-fluorophenyl)thio)-2-methylpropane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0FNS
mdl
——
分子量
195.261
InChiKey
AVFNRGGLGPUJQ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49.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氟苯硫酚偶氮二异丁腈1,10-菲罗啉 、 copper(II)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50%的产率得到2-((4-fluorophenyl)thio)-2-methylpropa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的C–S键形成的选择性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获得α-烷基硫腈的途径† •
    摘要:
    通过硫杂基和异丁腈基之间的选择性交叉偶联,开发了一种新的形成CS键的方法。使用这种策略,从碱性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α-烷基硫腈衍生物。EPR和XAFS进行了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的噻吩基可以被铜催化剂稳定成持久的催化剂。因此,在持久的自由基效应的基础上,这项工作成功地实现了噻吩基和异丁腈基之间的选择性基-自由基交叉偶联。
    DOI:
    10.1039/c8cc0237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selective radical–radical cross-coupling for C–S bond formation: an access to α-alkylthionitriles
    作者:Caihong Zheng、Fangling Lu、Hanwei Lu、Jie Xin、Yi Deng、Dali Yang、Shengchun Wang、Zhiliang Huang、Meng Gao、Aiwen Lei
    DOI:10.1039/c8cc02371a
    日期:——
    A new protocol for C–S bond formation was developed by selective cross-coupling between a thiyl radical and an isobutyronitrile radical. Using this strategy, a series of valuable α-alkylthionitril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basic starting materials.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by EPR and XAFS, revealing that the transient thiyl radical could be stabilized by a copper
    通过硫杂基和异丁腈基之间的选择性交叉偶联,开发了一种新的形成CS键的方法。使用这种策略,从碱性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α-烷基硫腈衍生物。EPR和XAFS进行了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的噻吩基可以被铜催化剂稳定成持久的催化剂。因此,在持久的自由基效应的基础上,这项工作成功地实现了噻吩基和异丁腈基之间的选择性基-自由基交叉偶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