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chloro-1,4-dioxo-1,4-dihydronaphthalen-2-yl)amino)-3-phenylpropano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chloro-1,4-dioxo-1,4-dihydronaphthalen-2-yl)amino)-3-phenylpropanoic acid
英文别名
(2S)-2-[(3-chloro-1,4-dioxonaphthalen-2-yl)amino]-3-phenylpropanoic acid
2-((3-chloro-1,4-dioxo-1,4-dihydronaphthalen-2-yl)amino)-3-phenylpropano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4ClNO4
mdl
——
分子量
355.777
InChiKey
AYFLTZYOWGIUKT-AWEZNQC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83.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chloro-1,4-dioxo-1,4-dihydronaphthalen-2-yl)amino)-3-phenylpropanoic acid盐酸异丁基硼酸 、 O-(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5h, 生成 N-(3-chloro-1,4-naphthoquinon-2-yl)-L-phenylalanine-L-boronoleuc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非肽硼酸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学评价
    摘要:
    开发了一系列带有1、4-萘醌支架和硼酸战斗部的新型非肽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对人20S蛋白酶体类胰凝乳蛋白酶样活性的生物学评估中,有5种化合物的IC 50值在纳摩尔范围内。对接实验到酵母20S蛋白酶体中使它们的生物学活性合理化,并允许进一步优化这种有趣的抑制剂类别。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蛋白质印迹分析中,化合物3e对实体瘤细胞表现出出色的抗增殖活性,并清楚地积聚了泛素化细胞蛋白。此外,在微粒体稳定性测定中,化合物3e 证明与硼替佐米相比代谢改善了很多,硼替佐米是一种有望用于进一步设计非肽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
    DOI:
    10.1016/j.ejmech.2017.01.034
  • 作为产物:
    描述:
    2,3-二氯-1,4-萘醌L-苯丙氨酸三乙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91%的产率得到2-((3-chloro-1,4-dioxo-1,4-dihydronaphthalen-2-yl)amino)-3-phenyl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酸-萘醌的合成及宫颈和乳腺细胞系的体外研究
    摘要:
    我们对氨基酸与 1,4-萘醌的 1,4-迈克尔加成反应和 2,3-二氯萘醌的取代反应条件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并对化学计量、不同碱的使用和 pH 值进行了全面评估进行了影响。我们能够证明微波辅助合成是合成萘醌-氨基酸和氯化物-萘醌-氨基酸衍生物的最佳方法,产率分别为 79-91% 和 78-91%。循环伏安曲线表明,这两个系列的萘醌-氨基酸衍生物都主要表现出一种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有趣的是,结果表明,萘醌衍生物对宫颈癌细胞系具有选择性的抗肿瘤活性,而氯化物-萘醌-氨基酸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系具有选择性。此外,新合成的天冬酰胺-萘醌化合物(3e 和 4e)抑制了约 85% 的 SiHa 细胞增殖。这些结果显示了用于特定宫颈癌和乳腺癌治疗的有希望的化合物。
    DOI:
    10.3390/molecules242342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non-peptide boronic acid derivatives as proteasome inhibitors
    作者:Ying Ge、Aibo Li、Jianwei Wu、Haiwei Feng、Letian Wang、Hongwu Liu、Yungen Xu、Qingxiang Xu、Li Zhao、Yuyan Li
    DOI:10.1016/j.ejmech.2017.01.034
    日期:2017.3
    assa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compound 3e demonstrated excelle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solid tumor cells and clear accumulation of ubiquitinated cellular proteins. Furthermore, in the microsomal stability assay compound 3e demonstrated much improved metabolic stability compared to bortezomib,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lead compound for further design of non-peptide proteasome inhibitors
    开发了一系列带有1、4-萘醌支架和硼酸战斗部的新型非肽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对人20S蛋白酶体类胰凝乳蛋白酶样活性的生物学评估中,有5种化合物的IC 50值在纳摩尔范围内。对接实验到酵母20S蛋白酶体中使它们的生物学活性合理化,并允许进一步优化这种有趣的抑制剂类别。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蛋白质印迹分析中,化合物3e对实体瘤细胞表现出出色的抗增殖活性,并清楚地积聚了泛素化细胞蛋白。此外,在微粒体稳定性测定中,化合物3e 证明与硼替佐米相比代谢改善了很多,硼替佐米是一种有望用于进一步设计非肽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
  • Synthesis of Amino Acid–Naphthoquinones and In Vitro Studies on Cervical and Breast Cell Lines
    作者:Ernesto Rivera-Ávalos、Denisse de Loera、Jorge Gustavo Araujo-Huitrado、Ismailia Leilani Escalante-García、Miguel Antonio Muñoz-Sánchez、Hiram Hernández、Jesús Adrián López、Lluvia López
    DOI:10.3390/molecules24234285
    日期:——
    4-Michael addition of amino acids to 1,4-naphthoquinone and substitution to 2,3-dichloronaphthoquinone, and a complete evaluation of stoichiometry, use of different bases, and the pH influence was performed. We were able to show that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is the bes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naphthoquinone–amino acid and chloride–naphthoquinone–amino acid derivatives with 79–91% and 78–91%
    我们对氨基酸与 1,4-萘醌的 1,4-迈克尔加成反应和 2,3-二氯萘醌的取代反应条件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并对化学计量、不同碱的使用和 pH 值进行了全面评估进行了影响。我们能够证明微波辅助合成是合成萘醌-氨基酸和氯化物-萘醌-氨基酸衍生物的最佳方法,产率分别为 79-91% 和 78-91%。循环伏安曲线表明,这两个系列的萘醌-氨基酸衍生物都主要表现出一种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有趣的是,结果表明,萘醌衍生物对宫颈癌细胞系具有选择性的抗肿瘤活性,而氯化物-萘醌-氨基酸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系具有选择性。此外,新合成的天冬酰胺-萘醌化合物(3e 和 4e)抑制了约 85% 的 SiHa 细胞增殖。这些结果显示了用于特定宫颈癌和乳腺癌治疗的有希望的化合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