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芳基丁二烯 | 604010-60-8

中文名称
三芳基丁二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2-(4-(1,2-diphenylbuta-1,3-dien-1-yl)phenoxy)-N,N-dimethylethanamine
英文别名
(3Z)-4-{4-[2-(dimethylamino)ethoxy]phenyl}-3,4-diphenylbuta-1,3-diene;2-[4-[(1Z)-1,2-diphenylbuta-1,3-dienyl]phenoxy]-N,N-dimethylethanamine
三芳基丁二烯化学式
CAS
604010-60-8
化学式
C26H27NO
mdl
——
分子量
369.506
InChiKey
AJNFVDSYBLVCQL-QPLCGJK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1.5-112 °C(Solv: acetone (67-64-1))
  • 沸点:
    479.8±24.0 °C(Predicted)
  • 密度:
    1.05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1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芳基丁二烯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生成 他莫昔芬
    参考文献:
    名称:
    镍催化芳基羧化有效合成他莫昔芬
    摘要:
    他莫昔芬是使用我们小组开发的镍催化芳基羧化反应合成的。关键化合物四取代烯烃是在二氧化碳气氛下,在 Ph 2 Zn 存在下,使用催化量的 Ni(0) 和 DBU 从二取代炔烃合成的。反应以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方式顺利进行,得到的四取代烯烃转化为他莫昔芬。
    DOI:
    10.1055/s-2006-951517
  • 作为产物:
    描述:
    [2-(4-iodophenoxy)ethyl]dimethylami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copper(l) iodidepotassium tert-butylate戴斯-马丁氧化剂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4.0h, 生成 三芳基丁二烯
    参考文献:
    名称:
    (Z)-他莫昔芬和四取代的烯烃和二烯通过区域和立体定向的三组分镁碳金属化钯(0)交叉偶联策略。
    摘要:
    [反应:见正文]描述了以区域和立体控制方式合成各种四取代的烯烃和二烯。这种三组分偶联策略涉及向炔丙醇中添加格氏试剂,然后与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进行钯(0)介导的交叉偶联。该协议已应用于(Z)-他莫昔芬和相关模拟物的合成。
    DOI:
    10.1021/ol03477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xidative Heck Arylation for th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etrasubstituted Olefins Using Nitroxides as Oxidants
    作者:Zhiheng He、Sylvia Kirchberg、Roland Fröhlich、Armido Studer
    DOI:10.1002/anie.201108211
    日期:2012.4.10
    and dioxygen serve as oxidants in highly stereoselective oxidative Pd‐catalyzed Heck arylations in which aryl boronic acids are used to synthesize triarylalkyl‐substituted olefins. The reactions occur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As an example, the threefold sequential arylation of methyl acrylate is the crucial step in th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Z‐Tamoxifen.
    一二三 在高度立体选择性氧化的Pd催化的Heck芳基化反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用作氧化剂,其中芳基硼酸用于合成三芳基烷基取代的烯烃。该反应在室温下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发生。例如,丙烯酸甲酯的三重顺序芳基化是Z-他莫昔芬立体选择性合成的关键步骤。
  • Effective Synthesis of Tamoxifen Using Nickel-Catalyzed Arylative Carboxylation
    作者:Miwako Mori、Yoshihiro Sato、Kazuya Shimizu、Masanori Takimoto
    DOI:10.1055/s-2006-951517
    日期:2006.11
    Tamoxifen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nickel-catalyzed arylative carboxylation developed by our group. The key compound, tetrasubstituted alkene, was synthesized from disubstituted alkyne using a catalytic amount of Ni(0) and DBU in the presence of Ph 2 Zn under an atmosphere of carbon dioxide. The reaction proceeded smoothly in a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manner, and the resultant tetrasubstituted alkene
    他莫昔芬是使用我们小组开发的镍催化芳基羧化反应合成的。关键化合物四取代烯烃是在二氧化碳气氛下,在 Ph 2 Zn 存在下,使用催化量的 Ni(0) 和 DBU 从二取代炔烃合成的。反应以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方式顺利进行,得到的四取代烯烃转化为他莫昔芬。
  • (<i>Z</i>)-Tamoxifen and 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and Dienes via a Regio- and Stereospecific Three-Component Magnesium Carbometalation Palladium(0) Cross-Coupling Strategy
    作者:Pierre E. Tessier、Andrea J. Penwell、Fabio E. S. Souza、Alex G. Fallis
    DOI:10.1021/ol0347794
    日期:2003.8.1
    [reaction: see text]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and dienes in a regio- and stereocontrolled manner is described. This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strategy involves the addition of Grignard reagents to propargyl alcohols followed by palladium(0)-mediated cross-coupling with aryl or vinyl halides. This protocol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Z)-Tamoxifen and related mimics
    [反应:见正文]描述了以区域和立体控制方式合成各种四取代的烯烃和二烯。这种三组分偶联策略涉及向炔丙醇中添加格氏试剂,然后与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进行钯(0)介导的交叉偶联。该协议已应用于(Z)-他莫昔芬和相关模拟物的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银松素 铒(III) 离子载体 I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 钠3-(4-甲氧基苯基)-2-苯基丙烯酸酯 重氮基乙酸胆酯酯 醋酸(R)-(+)-2-羟基-1,2,2-三苯乙酯 酸性绿16 邻氯苯基苄基酮 那碎因盐酸盐 那碎因[鹼] 达格列净杂质54 辛那马维林 赤藓型-1,2-联苯-2-(丙胺)乙醇 赤松素 败脂酸,丁基丙-2-烯酸酯,甲基2-甲基丙-2-烯酸酯,2-甲基丙-2-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