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丙酸钠-1-13C | 62601-06-3

中文名称
丙酸钠-1-13C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1-(13)C-propionate
英文别名
sodium [1-13C]propionate;propionic-1-13C acid, sodium salt;Sodium propionate-1-13C;sodium;(113C)propanoate
丙酸钠-1-13C化学式
CAS
62601-06-3
化学式
C3H5O2*Na
mdl
——
分子量
97.0503
InChiKey
JXKPEJDQGNYQSM-FJUFCODE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85-286 °C (lit.)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5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4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21
  • WGK Germany:
    3
  • 储存条件:
    请确保贮藏器密封,并将其放入一个紧密封装的容器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28e303250a85ad710473ba7b154fce0b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丙酸钠-1-13C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Propionic acid-1-13Csodium salt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2 皮肤接触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防护服。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2 具体措施(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Propionic acid-1-13Csodium salt
别名
: 13CC2H5NaO2
分子式
: 97.0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Sodium propionate-1-13C
-
CAS 号 62601-06-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85 - 286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防潮。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老鼠 - 6,332 mg/kg
吸入: 无数据资料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1,640 mg/kg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被吸收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Pimephales promelas (黑头软口鲦鱼) - 96.0 h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丙酸-13C(钠)是一种含有13C标记的丙酸钠。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丙酸钠-1-13C邻苯二甲酰氯 作用下, 反应 1.5h, 以87%的产率得到<1-13C>propion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fficient syntheses of13C-labelled erythromycin biosynthetic intermediates. 2: (2S,3S,4S,5R,6R,7R)-3,6,7-trihydroxy-2,4,6-trimethyl[1-13C]nonan-5-olide andS-2-acetylaminoethyl (2R,3S,4S,5R,6S,7R)-3,5,6,7-tetrahydroxy-2,4,6-trimethyl[1-13C]nonanethioate
    摘要:
    13C标记的假定红霉素生物合成中间体((2S,3S,4S,5R,6R,7R)-3,6,7-三羟基-2,4,6-三甲基[1-13C]壬烷-5-内酯和S-2-乙酰氨基乙基(2R,3S,4S,5R,6S,7R)-3,5,6,7-四羟基-2,4,6-三甲基[1-13C]壬烷硫代酸酯)可通过醛缩合有效合成,该醛来自(2S,3R,4R,5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3,4-O-异亚丙基-2,4-二甲基庚醇,该化合物是在我们之前关于红霉素A合成的研究中获得的,以及[1-13C]丙酸钠(转化为酯后)。版权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DOI:
    10.1002/jlcr.15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reactivity of p-nitrophenyl esters with surfactants in apolar solvents. V. p-Nitrophenyl acetate in benzene solutions of butane-1,4-diamine bis(dodecanoate)
    作者:CJ O'Conner、TD Lomax
    DOI:10.1071/ch9830895
    日期:——

    The rate of decomposition of p-nitrophenyl acetate in benzene in the presence of butane-1,4-diamine bis(dodecanoate) (budb) has been measured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333 and 353 K. The data fit a rate equation which consists of a term arising from micellar catalysis and a term arising from a bimolecular reaction between the ester and the components of budb. Arrhenius parameters have been estimated for the two reaction modes and compared with newly extended data for the similar reaction with dodecylammonium propionate (dap). 13C n.m.r. analysis of the products from there action of p-nitrophenyl propionate in the presence of dap has revealed that the amide is formed by an aminolysis reaction. The decrease in reaction rate observed with increasing water concentration is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a biphasic water environment.

    对硝基苯分解率 对硝基苯 对硝基苯乙酸酯在苯中的分解速率是在有 1,4-二胺双(十二酸丁烷)(budb)存在的情况下,在 333 至 353 K 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 在 333 和 353 K 之间的温度下进行了测量。 方程,其中包括一个胶束催化反应项和一个双分子反应项。 酯和芽苞片成分之间的双分子反应。阿伦尼乌斯参数 这两种反应模式的阿伦尼乌斯参数进行了估算,并与新扩展的 与丙酸十二烷基铵(dap)的类似反应的新扩展数据进行了比较。 (dap) 的类似反应的新扩展数据进行了比较。对对硝基苯丙酸酯在 dap 存在下的作用产物进行的 13C n.m.r. 分析表明 酰胺是通过氨解反应形成的。 观察到的反应速率随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双相水环境。
  • Mechanistic Aspects of Alkyne Migration in Alkylidene Carbenoid Rearrangements
    作者:Paul Bichler、Wesley A. Chalifoux、Sara Eisler、Annabelle L. K. Shi Shun、Erin T. Chernick、Rik R. Tykwinski
    DOI:10.1021/ol8023665
    日期:2009.2.5
    The mechanism of the Fritsch−Buttenberg−Wiechell rearrangement of 13C labeled precursors has been examined to determine the propensity of the alkynyl (R−C≡C−) group to migrate in an alkylidene carbenoid species. Reaction of dibromoolefins with n-BuLi and ketones with Me3SiC(Li)N2 both demonstrate that the alkynyl moiety readily undergoes 1,2-migration from carbenoid intermediates.
    已经对13 C标记前体的Fritsch-Buttenberg-Wiechell重排机制进行了研究,以确定炔基(RC- C - C)基团在亚烷基类胡萝卜素物质中迁移的倾向。二溴烯烃与n- BuLi的反应与酮与Me 3 SiC(Li)N 2的反应均表明炔基部分易于从类胡萝卜素中间体进行1,2-迁移。
  • Macrolide biosynthesis—II
    作者:David E. Cane、Heinz Hasler、Paul B. Taylor、Tzyy-Chyau Liang
    DOI:10.1016/s0040-4020(01)88655-5
    日期:1983.1
    established the presence of excess 18O at C- 1, 3, 5, 9, 11, and 13 in both erythromycins A and B, as evidenced by the corresponding isotopically shifted 13C18O peaks. These results establish that in the biosynthesis of erythromycin all the O atoms of the initial aglycone, 6-deoxyerythronolide B (3) originate directly from propionate.
    的[1-喂养13 C]丙酸到链霉菌的培养物中得到红霉素和阿乙标记在C-1,3,5,7,9,11,和13,通过所确立13种Ç NMR的衍生2'分析-苯甲酸酯。掺入[2- 13 C]标记的丙酸C-2,4,6,8,10,12,和20,同时乙基[2,3-的喂养13 Ç 2 ]酯,琥珀酸的[2,2的体内前体' -13 C 2 ]甲基丙二酸酯在标记的红霉素A和B苯甲酸酯光谱中产生7对增强和偶合双峰,随后引入[1- 18 O2,1-13 C]丙酸酯和13 C NMR分析确定了红霉素A和B中C-1、3、5、9、11和13处都存在过量18 O ,这由相应的同位素位移的13 C 18 O峰证明了这一点。。这些结果表明,在红霉素的生物合成中,最初的糖苷配基6-脱氧赤藓醇B(3)的所有O原子直接源自丙酸酯。
  • The ansamycin antibiotic actamycin. II.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using carbon-13 biosynthetic labelling
    作者:I.A. McDonald、R.W. Rickards
    DOI:10.1016/s0040-4039(01)90261-8
    日期:——
    The structure of the ansamycin antibiotic actamycin is defined by analysis of biosynthetically 13C-enriched and natural abundance n.m.r. spectra, in conjunction with previous degradative evidence.
    通过对生物合成的13 C富集和自然丰度nmr光谱进行分析,并结合先前的降解证据,确定了安沙霉素抗生素阿霉素的结构。
  • Evidence for ketene intermediates in the reactions of 2-oxobutanedioic acid diesters with alcohols and water
    作者:David W. Emerson、Richard L. Titus、Rowena M. Gonzalez
    DOI:10.1021/jo00298a037
    日期:1990.5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