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3-bis(2-pyridylmethyl)-2-imidazolidinyl)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3-bis(2-pyridylmethyl)-2-imidazolidinyl)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4-[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benzoic acid;4-[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benzoic acid
4-(1,3-bis(2-pyridylmethyl)-2-imidazolidinyl)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2H22N4O2
mdl
——
分子量
374.442
InChiKey
BOTCABDIDDGUF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69.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1,3-bis(2-pyridylmethyl)-2-imidazolidinyl)benzoic acid二正丁基氧化锡甲苯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80.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锡氧烷核心上负载的四核钴配合物介导的催化双氧还原。
    摘要:
    报道了载于锡氧烷核心上的涉及非血红素配体系统L1的四核钴配合物Co4L1的合成,光谱表征(红外,电子顺磁共振和X射线吸收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Co4L1与先前报道的六核钴络合物Co6L2类似,显示出独特的催化双氧(O2)还原的能力,其中产物选择性可以从优先的4e- / 4H +双氧还原(对水)改变为2e- / 2H +只能通过将温度从-50升高到30°C来处理(过氧化氢)。在对整体催化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及通过低温光谱法(UV-Vis,μ-1,2-过氧二钴(iii)中间体1的末端捕获。Co4L1和Co6L2介导的O2还原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并产生不同比例的在-50°C下产生2e- / 2H +和4e- / 4H +产物,这可以归因于两种情况下双氧激活后形成的μ-1,2-过氧二钴(iii)中间体的稳定性不同。从本研究中获得的对过渡金属介导的双氧还原过程的深刻机械学见解,
    DOI:
    10.1039/d0dt00475h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锡氧烷核心上负载的四核钴配合物介导的催化双氧还原。
    摘要:
    报道了载于锡氧烷核心上的涉及非血红素配体系统L1的四核钴配合物Co4L1的合成,光谱表征(红外,电子顺磁共振和X射线吸收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Co4L1与先前报道的六核钴络合物Co6L2类似,显示出独特的催化双氧(O2)还原的能力,其中产物选择性可以从优先的4e- / 4H +双氧还原(对水)改变为2e- / 2H +只能通过将温度从-50升高到30°C来处理(过氧化氢)。在对整体催化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及通过低温光谱法(UV-Vis,μ-1,2-过氧二钴(iii)中间体1的末端捕获。Co4L1和Co6L2介导的O2还原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并产生不同比例的在-50°C下产生2e- / 2H +和4e- / 4H +产物,这可以归因于两种情况下双氧激活后形成的μ-1,2-过氧二钴(iii)中间体的稳定性不同。从本研究中获得的对过渡金属介导的双氧还原过程的深刻机械学见解,
    DOI:
    10.1039/d0dt00475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dioxygen reduction mediated by a tetranuclear cobalt complex supported on a stannoxane core
    作者:Anirban Chandra、Stefan Mebs、Subrata Kundu、Uwe Kuhlmann、Peter Hildebrandt、Holger Dau、Kallol Ray
    DOI:10.1039/d0dt00475h
    日期:——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infrare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and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ie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a tetranuclear cobalt complex Co4L1 involving a nonheme ligand system, L1, supported on a stannoxane core are reported. Co4L1, similar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hexanuclear cobalt complex Co6L2, shows a unique ability to catalyze dioxygen (O2) reduction
    报道了载于锡氧烷核心上的涉及非血红素配体系统L1的四核钴配合物Co4L1的合成,光谱表征(红外,电子顺磁共振和X射线吸收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Co4L1与先前报道的六核钴络合物Co6L2类似,显示出独特的催化双氧(O2)还原的能力,其中产物选择性可以从优先的4e- / 4H +双氧还原(对水)改变为2e- / 2H +只能通过将温度从-50升高到30°C来处理(过氧化氢)。在对整体催化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及通过低温光谱法(UV-Vis,μ-1,2-过氧二钴(iii)中间体1的末端捕获。Co4L1和Co6L2介导的O2还原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并产生不同比例的在-50°C下产生2e- / 2H +和4e- / 4H +产物,这可以归因于两种情况下双氧激活后形成的μ-1,2-过氧二钴(iii)中间体的稳定性不同。从本研究中获得的对过渡金属介导的双氧还原过程的深刻机械学见解,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麻黄恶碱 顺-八氢-2H-苯并咪唑-2-酮 顺-1-(4-氟苯基)-4-[1-(4-氟苯基)-4-羰基-1,3,8-三氮杂螺[4.5]癸-8-基]环己甲腈 非达司他 降冰片烯缩醛3-((1S,2S,4S)-双环[2.2.1]庚-5-烯-2-羰基)恶唑烷-2-酮 阿齐利特 阿那昔酮 阿洛双酮 阿帕鲁胺 阿帕他胺杂质2 铟烷-2-YL-甲基胺盐酸 钠2-{[4,5-二羟基-3-(羟基甲基)-2-氧代-1-咪唑烷基]甲氧基}乙烷磺酸酯 重氮烷基脲 詹氏催化剂 解草恶唑 解草噁唑 表告依春 螺莫司汀 螺立林 螺海因氮丙啶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8,5'-咪唑烷]-2',4'-二酮 苯甲酸,4-氟-,2-[5,7-二(三氟甲基)-1,8-二氮杂萘-2-基]-2-甲基酰肼 苯氰二硫酸,1-氰基-1-甲基-4-氧代-4-(2-硫代-3-噻唑烷基)丁酯 苯妥英钠杂质8 苯妥英-D10 苯妥英 苯基硫代海因半胱氨酸钠盐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谷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蛋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苯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色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脯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异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天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D-苏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NΕ-苯基硫代氨基甲酰)-赖氨酸 苯基乙内酰脲-甘氨酸 苏氨酸-1-(苯基硫基)-2,4-咪唑烷二酮(1:1) 色氨酸标准品002 膦酸,(2-羰基-1-咪唑烷基)-,二(1-甲基乙基)酯 脱氢-1,3-二甲基尿囊素 聚(d(A-T)铯) 羟甲基-5,5-二甲基咪唑烷-2,4-二酮 羟基香豆素 美芬妥英 美芬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