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钠亦称“乙氧基钠”,是一种典型的醇盐,无毒且具有强碱性,化学式为 $ \mathrm{CH}_3\mathrm{CH}_2\mathrm{ONa} $ ,分子量为68.05。它以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的形式存在,并极易吸湿。乙醇钠极易溶于极性溶剂如乙醇中,其乙醇溶液性质稳定。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分解,并最终颜色加深。遇水则分解成氢氧化钠和乙醇。
乙醇钠可通过绝对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制备,再蒸去乙醇获得纯品;工业上常用乙醇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加入苯共沸蒸馏制得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含量一般为17%)。
反应在空气中,乙醇钠会迅速变黑。潮湿环境下,它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钠和乙醇:$ \mathrm{C}_2\mathrm{H}_5\mathrm{ONa} + \mathrm{H}_2\mathrm{O} → \mathrm{C}_2\mathrm{H}_5\mathrm{OH} + \mathrm{NaOH} $。因此,这种试剂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
用途乙醇钠具有强碱性,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拔去有机物的活泼氢(如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和丙二酸酯合成)。它既可使酯的α-氢原子脱去形成烯醇结构,也可与酯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称为转酯反应)。
制备乙醇钠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苯、乙醇、水三元共沸法:固体氢氧化钠溶于乙醇和纯苯溶液中(或环己烷和乙醇溶液),加热回流,通过塔式反应器连续脱水。塔顶蒸出苯、乙醇和水的三元共沸混合物,塔底得到乙醇钠的乙醇溶液。
金属钠法:由金属钠与无水乙醇作用而得。
白色或微黄色吸湿性粉末,在空气中易分解。在无水乙醇中不分解。
用途主要用作强碱性催化剂、乙氧基化剂以及有机合成、医药合成中的还原剂。用于制造多种药物,如苯比妥、保泰松、扑痫酮、甲基多巴、丁卡因盐酸盐、易咳嗪、氨蝶呤、乙胺嘧啶及匹呋氨苄青霉素等;还应用于农药生产,并作为分析试剂。
生产方法三元共沸法: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乙醇和纯苯溶液中,加热回流通过塔式反应器连续脱水。塔顶蒸出三元共沸物,塔底得到乙醇钠的乙醇溶液。
金属钠法:由金属钠与无水乙醇作用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