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N-烷基化的八氢ac啶的三步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已由廉价的起始原料开发出来。用2-氟苄基溴环己酮的烷基化,随后硝化对位与芳族氟取代基提供了61%的产率环化底物。最后,使用NaCNBH 3进行串联还原性胺化-S N Ar环化反应,可以以74-92%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X射线和1 H NMR研究允许指定B–C环结的立体化学。顺式3:1–10:1的偏爱-异构体在亚胺还原中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环化的椅子样构象方面被合理化。氢化物将被递送到与环己胺中间体的C-2处的氟硝基苄基取代基相对的分子表面,并且所得的胺将被定位成通过椅子状构象加至S N Ar受体环。 N-烷基化的八氢ac啶的三步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已由廉价的起始原料开发出来。用2-氟苄基溴环己酮的烷基化,随后硝化对位与芳族氟取代基提供了61%的产率环化底物。最后,使用NaCNBH 3进行串联还原性胺化-S N Ar环化反应,可以以74-92%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X射线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