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异辛基二硫代次膦酸 | 107667-02-7

中文名称
二异辛基二硫代次膦酸
中文别名
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次膦酸;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次膦酸
英文名称
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
英文别名
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onic acid;di-(2,4,4-trimethylpentyl) dithiophosphinic acid;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onic acid;di(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cyanex 301;Phosphinodithioic acid, bis(2,4,4-trimethylpentyl)-;sulfanyl-sulfanylidene-bis(2,4,4-trimethylpentyl)-λ5-phosphane
二异辛基二硫代次膦酸化学式
CAS
107667-02-7
化学式
C16H35PS2
mdl
——
分子量
322.56
InChiKey
YOCZZJWFWDUAA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1.3±25.0 °C(Predicted)
  • 密度:
    0.95 g/mL at 20 °C(lit.)
  • 闪点:
    24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2,R26,R10,R34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390 6.1/PG 1
  • 海关编码:
    2930909090

SDS

SDS:74688156af6be6a1368ea6a61db25265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二异辛基二硫代次膦酸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2)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吞咽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30 吸入致命。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P284 戴呼吸防护装置。
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如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
心或就医。
P301 + P330 + 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0 紧急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
别名
: C16H35PS2
分子式
: 322.5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Sulfanyl-sulfanylidene-bis(2,4,4-trimethylpentyl)phosphoran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07667-02-7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磷的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粘性的, 液体
颜色: 黄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24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95 g/mL 在 20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致死。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489 国际海运危规: 3489 国际空运危规: 3489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BY INHALATION LIQUID, FLAMMABLE, CORROSIVE, N.O.S. (Sulfanyl-
sulfanylidene-bis(2,4,4-trimethylpentyl)phosphoran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BY INHALATION LIQUID, FLAMMABLE, CORROSIVE, N.O.S. (Sulfanyl-
sulfanylidene-bis(2,4,4-trimethylpentyl)phosphoran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by inhalation liquid, flammable, corrosive, n.o.s. (Sulfanyl-sulfanylidene-bis(2,4,4-
trimethylpentyl)phosphorane)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货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特殊措施: “Keep away from heat” label required.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3, 8) 国际海运危规: 6.1 (3, 8) 国际空运危规: 6.1 (3,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 国际海运危规: I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异辛基二硫代次膦酸二氯甲烷三乙胺 为溶剂, 生成 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 di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od of synethesizing sulfurized oligonucleotide analogs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硫化寡核苷酸类似物的方法,例如磷酸硫酯和二硫代磷酸酯类似物,该方法采用硫代磷化合物作为硫化剂,例如硫代磷酸、二硫代磷酸、硫代磷酸酰或二硫代磷酸酰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于硫化任何含磷(III)的中间体。最好是在商业DNA合成器上使用磷酰胺和/或磷硫胺中间体来实施该方法。
    公开号:
    US05151510A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ly purified, dialkydithiophosphinic compounds
    摘要:
    一种改进的二烷基二硫代磷inic酸生产工艺,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对纯化的二烷基磷inic酸进行硫化: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使亚磷onic酸或其盐与α-烯烃以化学计量过量的比例反应,形成包含单烷基磷inic酸和二烷基磷inic酸的反应产物;向反应产物中加入足够的水性碱,以形成磷inic酸的盐,并建立水相和有机相,其中单烷基磷inic酸溶于水相;将有机相从水相中分离;酸化有机相并从有机相中去除烯烃;隔离纯化的二烷基磷inic酸产物;并对纯化的二烷基磷inic酸产物进行硫化,以形成二烷基二硫代磷inic酸。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纯化的二烷基硫代磷onic氯化物的方法,以及一种制备纯化的二烷基单硫代磷onic酸的方法。
    公开号:
    US2008010333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FOR FORMING AN EXTRACTION AGENT FOR THE SEPARATION OF ACTINIDES FROM LANTHANIDES
    申请人:Klaehn John R.
    公开号:US20100094042A1
    公开(公告)日:2010-04-15
    An extraction agent for the separation of trivalent actinides from lanthanides in an acidic media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are described, and wherein the methodology produces a stable regiospecific and/or stereospecific dithiophosphinic acid that can operate in an acidic media having a pH of less than about 7.
    描述了一种用于在酸性介质中分离三价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的萃取剂,以及形成该萃取剂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产生了一种稳定的在酸性介质中可以操作的具有特定位置和/或立体特异性的二硫代膦酸。
  • [EN] CARBOXYLIC ACID RECOVERY FROM MAGNESIUM CARBOXYLATE MIXTURE<br/>[FR] RÉCUPÉRATION D'ACIDE CARBOXYLIQUE À PARTIR D'UN MÉLANGE DE CARBOXYLATE DE MAGNÉSIUM
    申请人:PURAC BIOCHEM BV
    公开号:WO2013174911A1
    公开(公告)日:2013-11-28
    The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a method for recovering carboyxlic acid from an magnesium carboxylate containing aqueous mixture comprising,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 contacting the aqueous mixture with an acidic ion exchanger, thereby forming a carboxylic acid mixture and ion exchanger loaded with magnesium ions; and - contacting the ion exchanger loaded with magnesium ions with a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thereby forming a magnesium chloride solution; and - thermally decomposing the magnesium chloride solution a temperature of at least 300 °C, thereby forming magnesium oxide (MgO) and hydrogen chloride (HC1).
    这项发明涉及一种从含有镁羧酸盐的水溶混合物中回收羧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溶混合物与酸性离子交换剂接触,从而形成羧酸混合物和载有镁离子的离子交换剂;- 将载有镁离子的离子交换剂与盐酸溶液接触,从而形成氯化镁溶液;- 将氯化镁溶液在至少300°C的温度下热分解,从而形成氧化镁(MgO)和氯化氢(HCl)。
  • Physico-chemical,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Investigation on New Mixed Ligand Complexes Containing 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 and 2,2′-bipyridine
    作者:Tarun Kumar Pal、Md. Ashraful Alam、Subrata Paul、Md. Chanmiya Sheikh、Hasan Ahmad
    DOI:10.13005/ojc/340303
    日期:2018.6.28
    morphology of ligand (2,2-bipyridine) and synthesized mixed ligand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magnetic moment value, color as well as spectral measurements have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geometry of the mixed ligand complexes was tetrahedral. The spectral data has been showed that bis(2,4,4-trimethylpentyl)dithiophosphinic acid and 2,2-bipyridine ligands were acted
    从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次膦酸(C16H35PS2)和2,2'-联吡啶(C10H8N2)合成了六种新的混合配体配合物,并带有各种金属(II)离子。混合配体配合物的分子式为[Mn(C16H34PS2)(C10H8N2)] Cl(1),[Fe(C16H34PS2)(C10H8N2)] CI(2),[Co(C16H34PS2)(C10H8N2)] CI(3) ,[Cu(C16H34PS2)(C10H8N2)] CI(4),[Zn(C16H34PS2)(C10H8N2)] CI(5)和[Cd(C16H34PS2)(C10H8N2)] CI(6)。这些混合的配体配合物已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技术进行了表征,例如熔点,摩尔电导,磁化率测量以及UV-Vis,FT-IR,TG和质谱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配体(2,2'-联吡啶)和合成的混合配体配合物的表面形态。磁矩值 颜色和光谱测量结
  • [EN] DIALKYLDIAZA-TETRAALKYLOCTANE DI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FOR THE SEPARATION OF TRIVALENT ACTINIDES FROM LANTHANIDES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br/>[FR] NOUVEAU COMPOSÉ POUR LA SÉPARATION D'ACTINIDES TRIVALENTS À PARTIR DE LANTHANIDES ET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申请人:SECRETARY DEPT OF ATOMIC ENERGY
    公开号:WO2011024184A1
    公开(公告)日:2011-03-03
    The novel lipophilic metal extractants of the class dialklydiaza-tetraalkyloctanediamide (DADA) useful to selectively separate trivalent americium (sup. 241 Am) from trivalent lanthanide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formula (1): Wherein R is a C1 to C5 normal alkyl and R' is a C4 to C8 normal and branched alkyl group. The compounds are synthesized at high yield and purity by the reaction of corresponding N,N'-dialkylethylenediamine and N,N-dialkyl-2-chloroacetamide. The separation is achieved by utilizing the soft-sof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ivalent actinides and 'N' atoms of the extractant. Both soft donor "n" and hard donor 'O' site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molecule for better extraction of trivalent actinides over trivalent lanthanides. Thus, this molecule can be used as selective extractant to separate trivalent actinides from trivalent lanthanides.
    这类化合物为类二烷基二氮杂四烷基辛二胺二酰胺(DADA)的新型亲脂性金属萃取剂,可用于选择性地将三价镅(241Am)与三价镧系元素分离。这些化合物由以下式表示(1):其中R为C1到C5的正链烷基,R'为C4到C8的正支链烷基。这些化合物通过相应的N,N'-二烷基乙二胺和N,N-二烷基-2-氯乙酰胺的反应高产率高纯度合成。通过利用三价锕系元素与萃取剂的“N”原子之间的软-软相互作用实现分离。分子中同时包含软给体“n”和硬给体“O”位点,以更好地萃取三价锕系元素而不是三价镧系元素。因此,该分子可作为选择性萃取剂用于将三价锕系元素与三价镧系元素分离。
  • DIALKYLDIAZA-TETRAALKYLOCTANE DI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FOR THE SEPARATION OF TRIVALENT ACTINIDES FROM LANTHANIDES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申请人:Sharma Joti Nath
    公开号:US20120172626A1
    公开(公告)日:2012-07-05
    The novel lipophilic metal extractants of the class dialkyldiaza-tetraalkyloctanediamide (DADA) useful to selectively separate trivalent americium (sup. 241 Am) from trivalent lanthanide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formula 1: Wherein R is a C 1 to C 5 normal alkyl and R′ is a C 4 to C 8 normal and branched alkyl group. The compounds are synthesized at high yield and purity by the reaction of corresponding N,N′-dialkylethylenediamine and N,N-dialkyl-2-chloroacetamide. The separation is achieved by utilizing the soft-sof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ivalent actinides and ‘N’ atoms of the extractant. Both soft donor “n” and hard donor ‘O’ site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molecule for better extraction of trivalent actinides over trivalent lanthanides. Thus, this molecule can be used as selective extractant to separate trivalent actinides from trivalent lanthanides.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类新型亲脂性金属萃取剂——二烷基二氮四烷二酰胺(DADA),可用于从三价镧系元素中选择性分离三价镅(241Am)。该类化合物的通式为1:其中R是C1到C5的正链烷基,R'是C4到C8的正支链烷基。这些化合物通过相应的N,N'-二烷基乙二胺和N,N-二烷基-2-氯乙酰胺的反应高产高纯度合成。分离过程利用三价锕系元素与萃取剂中的“N”原子之间的软软相互作用来实现。分子中同时包含软给体“n”和硬给体“O”位点,以更好地萃取三价锕系元素而不是三价镧系元素。因此,该分子可用作选择性萃取剂,用于从三价镧系元素中分离三价锕系元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米福汀二钠 钠二乙基硫代亚膦酸酯 膦基硫杂酰胺,N-[二(1-甲基乙基)硫膦基]-P,P-二(1-甲基乙基)- 脱叶磷 脱叶亚磷 磷羧基硫酸,甲基-,S-丁基O-己基酯(8CI,9CI) 硫线磷 硫代磷酸二氢S-(2-氨基-2-甲基丙基)酯 硫代磷酸二氢 S-(3-氨基丙基)酯 硫代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 硫代磷酸S-[2-[[3-(乙基氨基)丙基]氨基]乙基]酯 硫代磷酸S-[2-(二乙氧基亚膦酰氨基)乙基]O,O-二乙基酯 硫代磷酸S-[(1-氨基环戊基)甲基]酯 硫代磷酸S-(2,2-二氯乙烯基)O,O-二乙酯 硫代磷酸O-(2-甲氧基乙基)O-甲基S-(2-丙炔基)酯 硫代磷酸O-(2-乙氧基乙基)O-甲基S-(2-丙炔基)酯 硫代磷酸O,O-二甲基S-(2,2,2-三氯乙基)酯 硫代磷酸O,O-二乙基S-(3,4,4-三氟-3-丁烯基)酯 硫代磷酸O,O-二乙基S-(1,2,2-三氯乙基)酯 硫代磷酸3-((2-氨基乙基)氨基)丙硫醇S-酯 硫代磷酸,S-(1,1-二甲基乙基)O,O-二乙酯 硫代磷酸 O,S-二甲基酯钠盐 甲胺磷 甲胺磷 甲硫基膦酸 O,S-二甲基酯 甲硫基膦酸 O,O-二甲酯 甲氧基(甲基硫烷基)次膦酸 甲拌酯 甲基硫代膦酸 甲基硫代磷酸二乙酯 甲基硫代磷酰氯 甲基内吸磷 甲基二硫代膦酸二丙酯 甲基二硫代膦酸 S,S-二丙酯 甲基二硫代氯膦酸O-丁酯 甲基三硫代膦酸二丙酯 环戊烯基硫代磷酸酯 灭线磷 氯甲基硫膦 氨磷汀三水合物 氨磷汀一水物 氨磷汀 氧甲拌磷 正丙基二氯硫膦 果虫磷 四硫代磷酸三丙酯 四甲基二膦烷二硫化物 半胱胺-S-磷酸酯 内吸磷 S 二硫代磷酸S,S-二丙基O-甲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