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umarin-3-formyl-(3-(aminomethyl)pyrid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umarin-3-formyl-(3-(aminomethyl)pyridine)
英文别名
2-oxo-N-(3-pyridinylmethyl)-1-benzopyran-3-carboxamide;2-oxo-N-(pyridin-3-ylmethyl)chromene-3-carboxamide
coumarin-3-formyl-(3-(aminomethyl)pyrid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2N2O3
mdl
MFCD00807177
分子量
280.283
InChiKey
GXRWFQXJMISBI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6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铜 (II) 配合物与香豆素-酰胺配体的晶体结构、体外细胞毒性、DNA 结合和 DFT 计算
    摘要:
    本工作描述了两种 Cu (II) 配合物与香豆素-3-甲酰基-(3-(氨基甲基) 吡啶) 配体 ( L ) - C1 (Cu 2 L 2 (OAc) 4 )的合成、抗癌活性和电子结构研究和C2 (CuL 2 (NO 3 ) 2 )。C1和C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单晶X射线分析确定。复合物C1结晶为双核,其中两个 Cu (II) 离子由四个乙酸盐配体桥接,而C2是具有扭曲八面体几何结构的单核络合物。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表明,电子跃迁源自金属-配体电荷转移和金属离子的d - d跃迁。根据UV-Vis和荧光滴定的结果,C1和C2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9×10 5  M -1和5.9×10 5  M -1 。对四种癌细胞系(HeLa、HepG2、MCF-7 和 A549)和正常 HUVEC 细胞系的体外细胞毒性测定表明,与顺铂相比,C2具有更高的抗 MCF-7 活性(IC
    DOI:
    10.1016/j.jinorgbio.2022.112030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氨甲基吡啶香豆素-3-羧酸乙酯乙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5%的产率得到coumarin-3-formyl-(3-(aminometh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新型香豆素-酰胺双核铜 (II) 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 DFT 计算
    摘要:
    摘要 Cu(NO3)2·3H2O与香豆素-3-甲酰基-(3-(氨甲基)吡啶(L)络合)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Cu(II)配合物[Cu2L2(NO3)4](3) . L和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已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L的分子单元通过N-H⋯O和C-H⋯连接成平行于b方向的一维O 氢键。由于 C–H⋯O 和 C–H⋯N 氢键,Cu (II) 配合物 (3) 具有 2D 超分子结构。进行 Hirshfeld 表面分析 [41] 以进一步了解3 的堆积和分子间接触。进行 DFT 计算以表明配合物 (3) 的 BS 单线态是基态并研究它的键合情况。
    DOI:
    10.1016/j.molstruc.2019.05.0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rystal structure, in vitro cytotoxicity, DNA binding and DFT calculations of new copper (II) complexes with coumarin-amide ligand
    作者:Wen Lu、Jiongya Tang、Zhenzhen Gu、Lu Sun、Haimeng Wei、Yanqin Wang、Shilong Yang、Xingwei Chi、Li Xu
    DOI:10.1016/j.jinorgbio.2022.112030
    日期:2023.1
    This work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electron structure study of two Cu (II) complexes with coumarin-3-formyl-(3-(aminomethyl) pyridine) ligand (L) - C1 (Cu2L2(OAc)4) and C2 (CuL2(NO3)2). The structure of C1 and C2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 Complex C1 crystallizes as binuclear where two Cu (II) ions are bridged by four acetate
    本工作描述了两种 Cu (II) 配合物与香豆素-3-甲酰基-(3-(氨基甲基) 吡啶) 配体 ( L ) - C1 (Cu 2 L 2 (OAc) 4 )的合成、抗癌活性和电子结构研究和C2 (CuL 2 (NO 3 ) 2 )。C1和C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单晶X射线分析确定。复合物C1结晶为双核,其中两个 Cu (II) 离子由四个乙酸盐配体桥接,而C2是具有扭曲八面体几何结构的单核络合物。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表明,电子跃迁源自金属-配体电荷转移和金属离子的d - d跃迁。根据UV-Vis和荧光滴定的结果,C1和C2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9×10 5  M -1和5.9×10 5  M -1 。对四种癌细胞系(HeLa、HepG2、MCF-7 和 A549)和正常 HUVEC 细胞系的体外细胞毒性测定表明,与顺铂相比,C2具有更高的抗 MCF-7 活性(IC
  •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DFT calculations of a new coumarin-amide binuclear Cu (II) complex
    作者:Wen Lu、Feng Huang、Haiming Hua、Jichao Chen、Shun Qiu、Fengyi Zhao、Jiuzhou Shi、Li Xu、Shilong Yang、Xingwei Chi
    DOI:10.1016/j.molstruc.2019.05.001
    日期:2019.9
    Cu (II) complex, [Cu2L2 (NO3)4] (3)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complexation of Cu(NO3)2·3H2O with coumarin -3- formyl - (3- (aminomethyl) pyridine (L).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L and the complex (3)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molecular units of L are linked into one dimensional parallel to the b direction via N–H⋯O and C–H⋯O hydrogen bonds. The Cu (II) complex (3) has
    摘要 Cu(NO3)2·3H2O与香豆素-3-甲酰基-(3-(氨甲基)吡啶(L)络合)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Cu(II)配合物[Cu2L2(NO3)4](3) . L和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已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L的分子单元通过N-H⋯O和C-H⋯连接成平行于b方向的一维O 氢键。由于 C–H⋯O 和 C–H⋯N 氢键,Cu (II) 配合物 (3) 具有 2D 超分子结构。进行 Hirshfeld 表面分析 [41] 以进一步了解3 的堆积和分子间接触。进行 DFT 计算以表明配合物 (3) 的 BS 单线态是基态并研究它的键合情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