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dimethylpentyl)(ethyl)sulfa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dimethylpentyl)(ethyl)sulfane
英文别名
1-Ethylsulfanyl-4,4-dimethylpentane;1-ethylsulfanyl-4,4-dimethylpentane
(4,4-dimethylpentyl)(ethyl)sulfa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20S
mdl
——
分子量
160.324
InChiKey
XLCVQRWXBXXTG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4-二甲基-1-戊烯乙硫醇安息香双甲醚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0.17h, 生成 (4,4-dimethylpentyl)(ethyl)sulf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硫醇-烯反应合成的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的水溶性聚硅氧烷中的非常规生色团
    摘要:
    非常规生色团S→Si配位键首先出现在水溶性梳状聚硅氧烷(PETHs)中,其中聚醚和巯基丙基的比例不同。的PETH s的合成经由polymercaptopropylmethylsiloxane之间(高效硫醇-烯点击反应PMMS)和2,5,8,11,14,17,20,23-octaoxahexacos-25烯。由于S→Si配位键使其更易于发生,因此初步假定荧光是通过空间电荷转移产生的。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S→Si配位键的存在,包括合成模型化合物和通过量子化学建模(Digambara Patra,2001年),Si NMR,XPS光谱和荧光光谱。此外,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荧光强度随温度,浓度和溶剂的变化规律。荧光强度随温度下降而提高。这种非常规生色团显示出AIEE(Valeur和Berberan-Santo,2017)(聚集诱导的发射增强)现象。PETH中的巯基和硫醚基团可以作用于Hg 2+和Fe 3+,从而破坏Si
    DOI:
    10.1016/j.jphotochem.2017.09.0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7553842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553842B2
    公开(公告)日:2009-06-30
  • An unconventional chromophore in water-soluble polysiloxanes synthesized via thiol-ene reaction for metal ion detection
    作者:Jinfeng Cao、Yujing Zuo、Hang Lu、Yiying Yang、Shengyu Feng
    DOI:10.1016/j.jphotochem.2017.09.050
    日期:2018.1
    bonds is firstly found in water-soluble comb polysiloxanes (PETHs)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polyether and mercaptopropyl groups as side chains. The PETHs are synthesized via efficient thiol-ene click reaction between polymercaptopropylmethylsiloxane (PMMS) and 2,5,8,11,14,17,20,23-octaoxahexacos-25-ene. The fluorescence is preliminarily assumed to be generated from through-space charge transfer because
    非常规生色团S→Si配位键首先出现在水溶性梳状聚硅氧烷(PETHs)中,其中聚醚和巯基丙基的比例不同。的PETH s的合成经由polymercaptopropylmethylsiloxane之间(高效硫醇-烯点击反应PMMS)和2,5,8,11,14,17,20,23-octaoxahexacos-25烯。由于S→Si配位键使其更易于发生,因此初步假定荧光是通过空间电荷转移产生的。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S→Si配位键的存在,包括合成模型化合物和通过量子化学建模(Digambara Patra,2001年),Si NMR,XPS光谱和荧光光谱。此外,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荧光强度随温度,浓度和溶剂的变化规律。荧光强度随温度下降而提高。这种非常规生色团显示出AIEE(Valeur和Berberan-Santo,2017)(聚集诱导的发射增强)现象。PETH中的巯基和硫醚基团可以作用于Hg 2+和Fe 3+,从而破坏S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