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十二烷基铵2-氯乙酸盐 | 78961-20-3

中文名称
十二烷基铵2-氯乙酸盐
中文别名
氯乙酸十二烷基铵
英文名称
Dodecylamine chloroacetate
英文别名
Dodecylammonium chloracetate;2-chloroacetic acid;dodecan-1-amine
十二烷基铵2-氯乙酸盐化学式
CAS
78961-20-3
化学式
C2H3ClO2*C12H27N
mdl
——
分子量
279.851
InChiKey
LCZIQCSYIXULB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3-66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67.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390009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些高级脂肪胺盐的制备及细菌活性
    摘要: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化合物早就知道具有防腐性能,并且已经对它们的生理作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然而,关于结构相似的高分子量烷基胺及其盐的抗菌活性的信息非常少。对一些高级伯烷基胺对 17 种真菌和 14 种细菌的作用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烷基胺是那些含有 12-15 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具体取决于真菌或微生物的类型 [i]。对于仲烷基胺~具有 11-13 个亚甲基单元的那些表现出最佳的抗菌活性 [2]。烷基多​​胺的衍生物如 1-烷基-7-苄基二亚乙基三胺 [3, 4] 也表现出相当大的细菌效力。二-、三-的混合物,四辛基二亚乙基三胺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此类产品已在国外以相同的 TEGO-DIOKTO 获得专利 [5]。大多数烷基胺不溶于水,只能与各种羟乙基化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含羟基的烷基多胺盐没有这个缺点[6]。
    DOI:
    10.1007/bf011507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compounds obtained from higher alkylamines
    作者:V. E. Limanov、S. B. Ivanov、A. N. Sukiasyan、E. K. Skvortsova
    DOI:10.1007/bf00759466
    日期:1981.6
    Recently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 of higher polyalkylamines (I) with halocarboxylic acids tII), known in other countries under the name of TEGO-disinfectants. They have a high bactericidal activity towards vegetative forms of bacteria [i, 2], destroy 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3, 4], fungi [5], and certain forms of viruses [6, 7]. The preparations have detergent
    最近,人们对高级聚烷基胺 (I) 与卤代羧酸 tII) 反应的产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其他国家以 TEGO 消毒剂的名义已知。它们对细菌的营养形式 [i, 2]、结核分枝杆菌 [3, 4]、真菌 [5] 和某些形式的病毒 [6, 7] 具有高杀菌活性。这些制剂的去污性能不亚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AA),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它们对温血动物只有轻微的毒性[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