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法
在装有搅拌器并浸在冰盐浴中的1L圆底烧瓶内,加入62g(0.5mol)一水合碳酸钠的水溶液(250ml)。冷却至0℃,缓缓滴加69g(63ml,0.6mol)30%过氧化氢。保持反应温度在-5~0℃之间,随后加入经过14目筛或在苯中重结晶过的74g(0.5mol)邻苯二甲酸酐。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剧烈搅拌30分钟后,将所得溶液或悬浮液倾入2L分液漏斗中,再用350ml乙醚振摇,确保反应物全部转移至有机相。
然后,小心地加入冰冷的浓硫酸(30ml)水溶液(150ml),以酸化析出的单过氧邻苯二甲酸。将该物质萃入乙醚中,并用2份150ml乙醚进行充分萃取。合并所有乙醚萃取液,使用2份200ml 40%硫酸铵溶液洗涤,最后在冰箱中利用50g无水硫酸镁干燥过夜。
最终产量为71~78g(按邻苯二甲酸酐计,产率为78%~86%)。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2-(2-羧基苯甲酰基)过氧羰基苯甲酸 | bis-(2-carboxy-benzoyl)-peroxide | 37051-42-6 | C16H10O8 | 330.251 |
苯酐 | phthalic anhydride | 85-44-9 | C8H4O3 | 148.118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2-(2-羧基苯甲酰基)过氧羰基苯甲酸 | bis-(2-carboxy-benzoyl)-peroxide | 37051-42-6 | C16H10O8 | 330.251 |
邻苯二甲酸 | benzene-1,2-dicarboxylic acid | 88-99-3 | C8H6O4 | 166.133 |
苯酐 | phthalic anhydride | 85-44-9 | C8H4O3 | 148.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