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5'-(1,3-phenylenebis(methylene))bis(sulfanediyl)bis(3-methyl-4H-1,2,4-triazol-4-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5'-(1,3-phenylenebis(methylene))bis(sulfanediyl)bis(3-methyl-4H-1,2,4-triazol-4-amine)
英文别名
3-[[3-[(4-Amino-5-methyl-1,2,4-triazol-3-yl)sulfanylmethyl]phenyl]methylsulfanyl]-5-methyl-1,2,4-triazol-4-amine
5,5'-(1,3-phenylenebis(methylene))bis(sulfanediyl)bis(3-methyl-4H-1,2,4-triazol-4-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8N8S2
mdl
——
分子量
362.483
InChiKey
UFLRXPDUZKIIE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16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5'-(1,3-phenylenebis(methylene))bis(sulfanediyl)bis(3-methyl-4H-1,2,4-triazol-4-amine)乙腈 、 palladium dichloride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7%的产率得到[Pd(L1)2]Cl2*4CH3CN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新的双1,2,4-三唑配体的Pd(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用于制备Pd(0)纳米粒子的新前体
    摘要:
    摘要一种新型的基于4-氨基-3-甲基-1H-1,2,4-三唑-5(4H)-硫酮(L)的配体的反应,即5,5'-(1,3-亚苯基二(亚甲基))双(硫代二烷基)双(3-甲基-4H-1,2,4-三唑-4-胺)(L1),在甲醇/乙腈中,氯化钯(II)在甲醇/乙腈中的摩尔比为2:1回流条件导致生成[Pd(L1)2] Cl2·4CH3CN(1)络合物。配合物1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IR,1H NMR光谱和质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还进行了发光测量。络合物1在300、500、700和800°C下在空气中的无溶剂热解分别导致Pd(0)-,Pd-PdO-,PdO-和Pd-PdO-纳米结构的形成。在N2气氛下,相同的过程在800°C下产生了Pd(0)纳米颗粒。
    DOI:
    10.1016/j.poly.2014.12.050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氨基-5-甲基-4H-3-巯基-1,2,4-三唑间二溴苄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0%的产率得到5,5'-(1,3-phenylenebis(methylene))bis(sulfanediyl)bis(3-methyl-4H-1,2,4-triazol-4-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新的双1,2,4-三唑配体的Pd(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用于制备Pd(0)纳米粒子的新前体
    摘要:
    摘要一种新型的基于4-氨基-3-甲基-1H-1,2,4-三唑-5(4H)-硫酮(L)的配体的反应,即5,5'-(1,3-亚苯基二(亚甲基))双(硫代二烷基)双(3-甲基-4H-1,2,4-三唑-4-胺)(L1),在甲醇/乙腈中,氯化钯(II)在甲醇/乙腈中的摩尔比为2:1回流条件导致生成[Pd(L1)2] Cl2·4CH3CN(1)络合物。配合物1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IR,1H NMR光谱和质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还进行了发光测量。络合物1在300、500、700和800°C下在空气中的无溶剂热解分别导致Pd(0)-,Pd-PdO-,PdO-和Pd-PdO-纳米结构的形成。在N2气氛下,相同的过程在800°C下产生了Pd(0)纳米颗粒。
    DOI:
    10.1016/j.poly.2014.12.0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Pd(II) complex containing a new bis-1,2,4-triazole ligand: A new precursor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d(0) nanoparticles
    作者:Samira Bahemmat、Mitra Ghassemzadeh、Maryam Afsharpour、Klaus Harms
    DOI:10.1016/j.poly.2014.12.050
    日期:2015.3
    Abstract The reaction of a new ligand based on 4-amino-3-methyl-1H-1,2,4-triazole-5(4H)-thione (L), namely 5,5′-(1,3-phenylenebis(methylene))bis(sulfanediyl)bis(3-methyl-4H-1,2,4-triazol-4-amine) (L1), with palladium(II) chloride in a molar ratio of 2:1 in methanol/acetonitrile under reflux conditions led to the complex [Pd(L1)2]Cl2·4CH3CN (1). Complex 1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摘要一种新型的基于4-氨基-3-甲基-1H-1,2,4-三唑-5(4H)-硫酮(L)的配体的反应,即5,5'-(1,3-亚苯基二(亚甲基))双(硫代二烷基)双(3-甲基-4H-1,2,4-三唑-4-胺)(L1),在甲醇/乙腈中,氯化钯(II)在甲醇/乙腈中的摩尔比为2:1回流条件导致生成[Pd(L1)2] Cl2·4CH3CN(1)络合物。配合物1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IR,1H NMR光谱和质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还进行了发光测量。络合物1在300、500、700和800°C下在空气中的无溶剂热解分别导致Pd(0)-,Pd-PdO-,PdO-和Pd-PdO-纳米结构的形成。在N2气氛下,相同的过程在800°C下产生了Pd(0)纳米颗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