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adamantyl-1,3-dihydro-2H-benzimidazol-2-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adamantyl-1,3-dihydro-2H-benzimidazol-2-one
英文别名
1-adamantyl-2-benzimidazolinone;Benzoimidazol-2-one, 1-adamantan-1-yl-1,3-dihydro-;3-(1-adamantyl)-1H-benzimidazol-2-one
1-adamantyl-1,3-dihydro-2H-benzimidazol-2-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20N2O
mdl
——
分子量
268.359
InChiKey
PVWCFDKKGXIBR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9
  • 拓扑面积:
    3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氢呋喃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1-adamantyl-1,3-dihydro-2H-benzimidazol-2-one 反应 24.0h, 以6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钠和的双-和三(2-氧杂苯并咪唑基)氢硼酸盐络合物:新的双齿和三齿氧供体配体
    摘要:
    一系列的双和三(氧杂苯并咪唑基)氢硼酸盐化合物,即[Bo RBenz ] Na和[To RBenz ] -Na(R = Me,Bu t,Ad),具有不常见的空间需求性LX [ O 2 ]和L通过NaBH 4与1-R-1,3-二氢-2 H-苯并咪唑-2-酮的反应获得了2 X [ O 3 ]供体配体。证据表明烷基取代基被适当地定位以对协调环境显著影响由观察提供的甲基衍生物[为了MeBenz ]的Na(κ 3 -diglyme)展品κ 3二甘醇二甲醚的-coordination,而吨丁基和金刚烷基衍生物,[给卜吨奔驰]的Na(κ 2 -diglyme)和[为了AdBenz ]的Na(κ 2 -diglyme),表现出κ 2 -coordination。[Bo RBenz ]和[To RBenz ]配体还允许分离离散的单核th化合物[Bo RBenz ] Tl和[To RBenz ] Tl,对于它
    DOI:
    10.1021/acs.inorgchem.7b02638
  • 作为产物:
    描述:
    N-(1-adamantyl)-2-nitroaniline甲醇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9.0h, 生成 1-adamantyl-1,3-dihydro-2H-benzimidazol-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钠和的双-和三(2-氧杂苯并咪唑基)氢硼酸盐络合物:新的双齿和三齿氧供体配体
    摘要:
    一系列的双和三(氧杂苯并咪唑基)氢硼酸盐化合物,即[Bo RBenz ] Na和[To RBenz ] -Na(R = Me,Bu t,Ad),具有不常见的空间需求性LX [ O 2 ]和L通过NaBH 4与1-R-1,3-二氢-2 H-苯并咪唑-2-酮的反应获得了2 X [ O 3 ]供体配体。证据表明烷基取代基被适当地定位以对协调环境显著影响由观察提供的甲基衍生物[为了MeBenz ]的Na(κ 3 -diglyme)展品κ 3二甘醇二甲醚的-coordination,而吨丁基和金刚烷基衍生物,[给卜吨奔驰]的Na(κ 2 -diglyme)和[为了AdBenz ]的Na(κ 2 -diglyme),表现出κ 2 -coordination。[Bo RBenz ]和[To RBenz ]配体还允许分离离散的单核th化合物[Bo RBenz ] Tl和[To RBenz ] Tl,对于它
    DOI:
    10.1021/acs.inorgchem.7b026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