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5-(5-fluoropyridin-3-yl)-7-(pyrimidin-2-yl)-1H-benzo[d]imidazol-2-yl)carbam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5-(5-fluoropyridin-3-yl)-7-(pyrimidin-2-yl)-1H-benzo[d]imidazol-2-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ethyl N-[6-(5-fluoropyridin-3-yl)-4-pyrimidin-2-yl-1H-benzimidazol-2-yl]carbamate
ethyl (5-(5-fluoropyridin-3-yl)-7-(pyrimidin-2-yl)-1H-benzo[d]imidazol-2-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5FN6O2
mdl
——
分子量
378.366
InChiKey
UIXGCBWOFKFRE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0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5-(5-fluoropyridin-3-yl)-7-(pyrimidin-2-yl)-1H-benzo[d]imidazol-2-yl)carbamate甲基磺酰氯乙醇 为溶剂, 生成 ethyl (5-(5-fluoropyridin-3-yl)-7-(pyrimidin-2-yl)-1H-benzo[d]imidazol-2-yl)carbamate metha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第二代抗菌的苯并咪唑尿素:代谢责任降低的临床前候选者的发现。
    摘要:
    化合物3是一种有效的氨基苯并咪唑脲,具有双重抑制细菌回旋酶(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E)的作用,具有广谱革兰氏阳性抗菌活性,并且在啮齿动物细菌感染模型中证明了其有效性。临床前的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化合物3可能通过反应性代谢产物的形成来共价标记肝蛋白,因此具有潜在的安全性。化合物3中的尿素部分被认为可能是反应性代谢产物形成的潜在原因,但由于理化参数较差,其替代导致抗菌活性和/或口服暴露降低。为了鉴定没有反应性代谢物形成潜能的第二代氨基苯并咪唑尿素,我们实施了代谢转移策略,该策略的重点是通过在分子中的其他位置引入代谢软点,将代谢作用从尿素部分转移出去。通过这种策略鉴定出的氨基苯并咪唑尿素34具有与3相似的抗菌活性,并且没有在体内标记肝蛋白,表明反应性代谢物形成的可能性降低/没有潜力。
    DOI:
    10.1021/jm500563g
  • 作为产物:
    描述:
    1,3-双(乙氧羰基)-S-甲基异硫脲5-(5-fluoropyridin-3-yl)-3-(pyrimidin-2-yl)benzene-1,2-diamine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52%的产率得到ethyl (5-(5-fluoropyridin-3-yl)-7-(pyrimidin-2-yl)-1H-benzo[d]imidazol-2-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第二代抗菌的苯并咪唑尿素:代谢责任降低的临床前候选者的发现。
    摘要:
    化合物3是一种有效的氨基苯并咪唑脲,具有双重抑制细菌回旋酶(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E)的作用,具有广谱革兰氏阳性抗菌活性,并且在啮齿动物细菌感染模型中证明了其有效性。临床前的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化合物3可能通过反应性代谢产物的形成来共价标记肝蛋白,因此具有潜在的安全性。化合物3中的尿素部分被认为可能是反应性代谢产物形成的潜在原因,但由于理化参数较差,其替代导致抗菌活性和/或口服暴露降低。为了鉴定没有反应性代谢物形成潜能的第二代氨基苯并咪唑尿素,我们实施了代谢转移策略,该策略的重点是通过在分子中的其他位置引入代谢软点,将代谢作用从尿素部分转移出去。通过这种策略鉴定出的氨基苯并咪唑尿素34具有与3相似的抗菌活性,并且没有在体内标记肝蛋白,表明反应性代谢物形成的可能性降低/没有潜力。
    DOI:
    10.1021/jm500563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