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1,2-哌啶二羧酸 2-甲基 1-(苯基甲基)酯 | 60369-19-9

中文名称
(2R)-1,2-哌啶二羧酸 2-甲基 1-(苯基甲基)酯
中文别名
(2R)-1,2-哌啶二羧酸2-甲基1-(苯基甲基)酯
英文名称
(2R)-N-(benzyloxycarbonyl)-2-(methoxycarbonyl)piperidine
英文别名
(R)-N-(benzyloxycarbonyl)pipecolic acid methyl ester;1-Benzyl 2-methyl (2R)-piperidine-1,2-dicarboxylate;1-O-benzyl 2-O-methyl (2R)-piperidine-1,2-dicarboxylate
(2R)-1,2-哌啶二羧酸 2-甲基 1-(苯基甲基)酯化学式
CAS
60369-19-9
化学式
C15H19NO4
mdl
——
分子量
277.32
InChiKey
PKYPKDMELOKLKL-CYBMUJF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5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吲哚并咪唑和喹喔啉亚氨基环醇的化学酶法合成,结构研究和生物活性†
    摘要:
    的合成,构象研究和抑制特性 吲哚嗪 和 喹oli嗪描述了亚氨基环醇。该化合物是通过两步羟醛加成和还原胺化反应化学合成的。磷酸二羟丙酮磷酸酯(DHAP)在N -Cbz-哌啶甲醛衍生物上的羟醛加成反应L-鼠李糖1-磷酸大肠杆菌的醛缩酶提供了关键的中间体。醛醇加成和还原胺化的立体化学结果取决于起始原料和中间体的结构。两种反应的结合提供了五个吲哚嗪 和六个 喹oli嗪亚氨基环糖醇类型。通过核磁共振和计算机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进行结构分析,由于桥头氮的构型反转,我们可以确定具有反式或顺式环稠合的立体异构体的数量。的反式融合是迄今为止最稳定的,但对于3-羟甲的某些立体化学构型和羟基取代基既反式和CIS以不同的比例共存融合的立体异构体。某些多羟基吲哚嗪和喹唑烷被证明是中等至良好的抗α- L-鼠李糖苷酶抑制剂。青枯菌。发现吲哚并立定是大鼠肠蔗糖酶和来自黑曲霉的外葡糖苷酶淀粉葡糖苷酶的中度抑制剂。尽管它们具有抗α-
    DOI:
    10.1039/c2ob25943e
  • 作为产物:
    描述:
    (R)-哌啶-2-甲酸甲酯盐酸盐氯甲酸苄酯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8%的产率得到(2R)-1,2-哌啶二羧酸 2-甲基 1-(苯基甲基)酯
    参考文献:
    名称:
    α-烯丙基环胺的电化学脱烯基反应和旋光性季环氨基酸的合成
    摘要:
    通过使用石墨阳极对α-烯丙基化和α-苄基化N-酰化的环状胺进行电化学氧化,可以轻松获得相应的α-甲氧基化产物,收率高达76%。电极的类型,环胺的大小和保护基的性质会影响氧化的难易程度。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合成具有高达99%ee的旋光性N酰化的α-烷基-α-氨基酸酯 。
    DOI:
    10.1002/chem.2009035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ecient Kinetic Resolution of Racemic Amino Aldehydes by Oxidation with<i>N</i>-Iodosuccinimide
    作者:Daishirou Minato、Yoko Nagasue、Yosuke Demizu、Osamu Onomura
    DOI:10.1002/anie.200804188
    日期:2008.11.24
  • Electrochemical Deallylation of α-Allyl Cyclic Amines and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Quaternary Cyclic Amino Acids
    作者:Peter G. Kirira、Masami Kuriyama、Osamu Onomura
    DOI:10.1002/chem.200903512
    日期:2010.4.6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α‐allylated and α‐benzylated N‐acylated cyclic amines by using a graphite anode easily affords the corresponding α‐methoxylated products with up to 76 % yield. Ease of oxidation was affected by the type of electrode, the size of cyclic amine, and the nature of the protecting group.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N‐acylated α‐alkyl‐α‐amino
    通过使用石墨阳极对α-烯丙基化和α-苄基化N-酰化的环状胺进行电化学氧化,可以轻松获得相应的α-甲氧基化产物,收率高达76%。电极的类型,环胺的大小和保护基的性质会影响氧化的难易程度。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合成具有高达99%ee的旋光性N酰化的α-烷基-α-氨基酸酯 。
  • 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structural stud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ovel indolizidine and quinolizidine iminocyclitols
    作者:Livia Gómez、Xavier Garrabou、Jesús Joglar、Jordi Bujons、Teodor Parella、Cristina Vilaplana、Pere Joan Cardona、Pere Clapés
    DOI:10.1039/c2ob25943e
    日期:——
    described. The compounds were chemo-enzymatically synthesized by two-step aldol addition and reductive amination reactions. The aldol addition of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DHAP) to N-Cbz-piperidine carbaldehyde derivatives catalyzed by L-rhamnulose 1-phosphate aldol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provides the key intermediates. The stereochemical outcome of both aldol addition and reductive amination depended upon
    的合成,构象研究和抑制特性 吲哚嗪 和 喹oli嗪描述了亚氨基环醇。该化合物是通过两步羟醛加成和还原胺化反应化学合成的。磷酸二羟丙酮磷酸酯(DHAP)在N -Cbz-哌啶甲醛衍生物上的羟醛加成反应L-鼠李糖1-磷酸大肠杆菌的醛缩酶提供了关键的中间体。醛醇加成和还原胺化的立体化学结果取决于起始原料和中间体的结构。两种反应的结合提供了五个吲哚嗪 和六个 喹oli嗪亚氨基环糖醇类型。通过核磁共振和计算机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进行结构分析,由于桥头氮的构型反转,我们可以确定具有反式或顺式环稠合的立体异构体的数量。的反式融合是迄今为止最稳定的,但对于3-羟甲的某些立体化学构型和羟基取代基既反式和CIS以不同的比例共存融合的立体异构体。某些多羟基吲哚嗪和喹唑烷被证明是中等至良好的抗α- L-鼠李糖苷酶抑制剂。青枯菌。发现吲哚并立定是大鼠肠蔗糖酶和来自黑曲霉的外葡糖苷酶淀粉葡糖苷酶的中度抑制剂。尽管它们具有抗α-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