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岗稔毒素 | 24563-20-0

中文名称
岗稔毒素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si-Rhodomyrtoxin
英文别名
φ-rhodomyrtoxin;ψ-rhodomyrtoxin;2,3'-dimethyl-1,1'-(1,3,7,9-tetrahydroxy-2,8-dimethyl-dibenzofuran-4,6-diyl)-bis-butan-1-one;1,3,7,9-Tetrahydroxy-6-isovaleryl-2,8-dimethyl-4-<2-methyl-butyryl>-dibenzofuran, Ψ-Rhodomyrtoxin;2-methyl-1-[1,3,7,9-tetrahydroxy-2,8-dimethyl-6-(3-methylbutanoyl)dibenzofuran-4-yl]butan-1-one
岗稔毒素化学式
CAS
24563-20-0
化学式
C24H28O7
mdl
——
分子量
428.482
InChiKey
VQBYYZVWUPSKD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38.1±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0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128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7

SDS

SDS:2027fe36b0fcf7f568dcacaa3aae94b9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岗稔毒素碘甲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Tetra-O-methyl-Ψ-rhodomyrtoxin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存在的二苯并呋喃。第7部分。ψ-横霉毒素的合成
    摘要:
    1,1'-(1,3,7,9-四羟基-2,8-二甲基二苯并呋喃-4,6-二基)-2,3'-二甲基双丁烷-1-酮(ψ-横霉毒素)(2)的合成描述。双(2-碘-3,5-二甲氧基-4-甲基苯基)醚(8)的分子内Ullmann反应产生1,3,7,9-四甲氧基-2,8-二甲基二苯并呋喃(9),在随后的步骤中将其转化,变成天然产物。
    DOI:
    10.1039/p19840002573
  • 作为产物:
    描述:
    1,3,7,9-tetramethoxy-2,8-dimethyldibenzofuran 在 sodium hydroxide三氟化硼乙醚三溴化硼四氯化锡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9.5h, 生成 岗稔毒素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存在的二苯并呋喃。第7部分。ψ-横霉毒素的合成
    摘要:
    1,1'-(1,3,7,9-四羟基-2,8-二甲基二苯并呋喃-4,6-二基)-2,3'-二甲基双丁烷-1-酮(ψ-横霉毒素)(2)的合成描述。双(2-碘-3,5-二甲氧基-4-甲基苯基)醚(8)的分子内Ullmann反应产生1,3,7,9-四甲氧基-2,8-二甲基二苯并呋喃(9),在随后的步骤中将其转化,变成天然产物。
    DOI:
    10.1039/p198400025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turally occurring dibenzofurans. Part7. The synthesis of ψ-rhodomyrtoxin
    作者:Christopher F. Carvalho、Melvyn V. Sargent
    DOI:10.1039/p19840002573
    日期:——
    The synthesis of 1,1′-(1,3,7,9-tetrahydroxy-2,8-dimethyldibenzofuran-4,6-diyl)-2,3′-dimethylbisbutan-1-one (ψ-rhodomyrtoxin)(2) is described. Intramolecular Ullmann reaction of bis(2-iodo-3,5-dimethoxy-4-methylphenyl) ether (8) yielded 1,3,7,9-tetramethoxy-2,8-dimethyldibenzofuran (9) which was converted, in subsequent steps, into the natural product.
    1,1'-(1,3,7,9-四羟基-2,8-二甲基二苯并呋喃-4,6-二基)-2,3'-二甲基双丁烷-1-酮(ψ-横霉毒素)(2)的合成描述。双(2-碘-3,5-二甲氧基-4-甲基苯基)醚(8)的分子内Ullmann反应产生1,3,7,9-四甲氧基-2,8-二甲基二苯并呋喃(9),在随后的步骤中将其转化,变成天然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 苯甲基(1-{(2-amino-2-methylpropanoyl)[(2S)-2-aminopropanoyl]amino}-2-methyl-1-oxopropan-2-yl)甲基氨基甲酸酯(non-preferredname)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4(1H)-酮 苯并呋喃并[2,3-d]哒嗪-4(3H)-酮 苯并呋喃并(3,2-c)吡啶,1,2,3,4-四氢-2-(2-(二甲氨基)乙基)-,二盐酸 苯并呋喃与1H-茚的聚合物 苯并呋喃[3,2-b]吡咯-2-羧酸 苯并呋喃-7-羧酸 苯并呋喃-7-硼酸频那醇酯 苯并呋喃-7-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