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4-苯基-3-丙酰基-2-恶唑烷酮 | 184363-66-4

中文名称
(S)-4-苯基-3-丙酰基-2-恶唑烷酮
中文别名
S-4-苯基-3-丙酰基-2-噁唑烷酮
英文名称
(4S)-4-benzyl-3-propionyl-1,3-oxazolidin-2-one
英文别名
(S)-4-phenyl-3-propionyloxazolidin-2-one;(4S)-4-phenyl-3-propanoyl-1,3-oxazolidin-2-one
(S)-4-苯基-3-丙酰基-2-恶唑烷酮化学式
CAS
184363-66-4
化学式
C12H13NO3
mdl
MFCD06658223
分子量
219.24
InChiKey
TYZVFKRBBHHHSX-SNVBAGL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3.1±31.0 °C(Predicted)
  • 密度:
    1.22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3
  • 拓扑面积:
    46.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6/37/38
  • 海关编码:
    2934999090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

SDS

SDS:ffc0c9f7a82466a7aef0515594ec123e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4-苯基-3-丙酰基-2-恶唑烷酮四甲基乙二胺四氯化钛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Methanesulfonic acid (R)-4-benzyloxy-1-[(S)-1-methyl-2-oxo-2-((S)-2-oxo-4-phenyl-oxazolidin-3-yl)-ethyl]-but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非肌动蛋白的合成和三内酯的拟议结构。
    摘要:
    [反应:见正文]提出了使用Evans syn aldol的新型β转化构建THF环的非肌动蛋白的有效对映选择性途径。通过全合成,文献中提出的三内酯结构很可能是不正确的。
    DOI:
    10.1021/ol0609661
  • 作为产物:
    描述:
    (S)-4-苯基-2-恶唑烷酮丙酸2-氯-1-甲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91.3%的产率得到(S)-4-苯基-3-丙酰基-2-恶唑烷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酰基化恶唑烷酮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基化恶唑烷酮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在化合物III和缚酸剂的作用下,将化合物I与化合物II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V。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收率高、纯度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公开号:
    CN10902091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solation, Biological Activity Evaluation, Structure Elucidation, and Total Synthesis of Eliamid: A Novel Complex I Inhibitor
    作者:Gerhard Höfle、Klaus Gerth、Hans Reichenbach、Brigitte Kunze、Florenz Sasse、Edgar Forche、Evgeny V. Prusov
    DOI:10.1002/chem.201201879
    日期:2012.9.3
    methods, structural similarity analysis and total synthesis. The stereogenic centers were introduced by vinylogous Mukaiyama aldol reaction and two consecutive Myers alkylations. The use of pentafluorophenyl ester as acylation agent allowed the efficient formation of tetramic acid amide. The longest linear sequence in the synthesis consist of 13 steps and proceeds with 12 % overall yield. Differential spectroscopy
    Eliamid是从两个细菌菌株中分离出来的次生代谢产物。该分子的特征是线性的聚酮化合物主链,其末端是一个四酰胺基。除其他生物活性外,依里亚酰胺对人淋巴瘤和子宫颈癌细胞系显示出高而特异性的细胞抑制作用。2,4抗C-2,C-4-二甲基取代的酰胺片段的相对构型是根据Breit法则指定的。所有立体中心的绝对构型是通过降解方法,结构相似性分析和总合成的组合来确定的。通过乙烯基类的Mukaiyama aldol反应和两个连续的Myers烷基化作用引入立体异构中心。使用五氟苯基酯作为酰化剂可以有效地形成四酰胺。合成中最长的线性序列包括13个步骤,总产率为12%。用牛肉心线粒体颗粒进行的差示光谱实验表明,依莱米胺是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复合物的有效抑制剂。此外,通过饲料实验研究了Eliamid的生物合成13 C标记的前体。
  • Total Synthesis and Antitrypanosomal Activity of Janadolide and Simplified Analogues
    作者:Jonathan H. Chung、Arthur H. Tang、Kieran Geraghty、Leo Corcilius、Marcel Kaiser、Richard J. Payne
    DOI:10.1021/acs.orglett.0c00840
    日期:2020.4.17
    Herein, we describe the total synthesis of janadolide, along with eight simplified analogues, via an efficient solid-phase strategy. Crucial to the synthesis of the natural product was the construction of a key polyketide fragment via an enantioselective (−)-B-chlorodiisopinocampheylborane-mediated reduction and a B-alkyl Suzuki reaction. Janadolide and the simplified analogues exhibited antitrypanosomal
    Janadolide是从海洋蓝藻Okeania sp分离出的一种环状二肽天然产物。在这里,我们通过有效的固相策略描述了janadolide的总合成以及八个简化的类似物。天然产物的合成至关重要的是通过对映选择性(-)- B-氯二异opinocampheylborane介导的还原反应和B-烷基铃木反应来构建关键的聚酮化合物片段。Janadolide和简化的类似物对病原性布氏锥虫罗得氏菌和克氏锥虫具有抗锥虫活性。
  • 沙库比曲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206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本发明公开了沙库比曲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沙库比曲中间体具有如下式III和/或式IV所示化学结构所示化学结构。其中R为苯基、苄基、异丙基;应用本发明中间体合成沙库比曲,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等优点。对实现低成本,规模化,高效率制备高纯度沙库比曲具有重要意义和使用价值。
  • A Novel Allyl Transfer Coupled with a Grob Fragmentation
    作者:Shao-Gang Li、Hui-Jun Chen、Yang-Yang Yang、Wen-Ju Wu、Yikang Wu
    DOI:10.1002/asia.201500728
    日期:2015.11
    A novel acid‐promoted rearrangement is disclosed. In the previously unknown transformation, an allyl group migrated to an in situ formed carbocation stabilized by an electron‐rich aryl or heteroaryl group, resulting in a stere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Grob fragmentation. The outcome of the rearrangement observed with an array of substrates can be satisfactorily rationalized using a working hypothesis
    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酸促进的重排。在以前未知的转化中,烯丙基迁移到原位形成的碳阳离子,该碳阳离子被富电子的芳基或杂芳基稳定化,导致立体选择性分子内Grob断裂。可以使用工作假设在六元过渡态的帮助下令人满意地合理化在一系列底物上观察到的重排结果,该六元过渡态与针对阴离子氧基-Cope或氧代-Cope重排所建议的那些相似。两个双键。
  •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5-13C]-(2S,4R)-Leucine and [4-13C]-(2S,3S)-Valine− Establishing Synthetic Schemes to Prepare Any Site-Directed Isotopomer ofL-Leucine,L-Isoleucine andL-Valine
    作者:Arjan H. G. Siebum、Wei Sein Woo、Johan Lugtenburg
    DOI:10.1002/ejoc.200300410
    日期:2003.12
    access to any isotopomer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isoleucine and valine. The method gives the correct introduction of the second chiral center in (2S,3S)-isoleucine and allows f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chiral methyl groups in valine as shown by the preparation of (2S,3S)-[4-13C] valin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S)-leucine in any isotopomeric form, the O’Donnell method to prepare optically
    在本文中,开发了一种化学酶促方法,可以获取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任何同位素。该方法正确引入了 (2S,3S)-异亮氨酸中的第二个手性中心,并允许区分缬氨酸中的两个前手性甲基,如 (2S,3S)-[4-13C] 缬氨酸的制备所示。为了制备任何同位素形式的 (2S)-亮氨酸,已使用 O'Donnell 方法来制备光学活性氨基酸。该方法中使用的受保护甘氨酸支架是通过允许访问任何同位素形式的策略制备的。[5-13C]-(2S, 4R)-亮氨酸表明,O'Donnell 方法与 Evans 方法结合获得手性 2-甲基丙基碘可以很好地区分两个前手性甲基。O'Donnell 策略制备 α-氨基酸优于其他方法,因为反应条件温和,手性助剂易于回收,旋光产物易于分离。对于制备富含同位素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O'Donnell 方法不适合,因为所涉及的烷基取代基具有仲卤取代基,该取代基在空间上受阻而无法与受保护的甘氨酸进行有效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麻黄恶碱 顺-八氢-2H-苯并咪唑-2-酮 顺-1-(4-氟苯基)-4-[1-(4-氟苯基)-4-羰基-1,3,8-三氮杂螺[4.5]癸-8-基]环己甲腈 非达司他 降冰片烯缩醛3-((1S,2S,4S)-双环[2.2.1]庚-5-烯-2-羰基)恶唑烷-2-酮 阿齐利特 阿那昔酮 阿洛双酮 阿帕鲁胺 阿帕他胺杂质2 铟烷-2-YL-甲基胺盐酸 钠2-{[4,5-二羟基-3-(羟基甲基)-2-氧代-1-咪唑烷基]甲氧基}乙烷磺酸酯 重氮烷基脲 詹氏催化剂 解草恶唑 解草噁唑 表告依春 螺莫司汀 螺立林 螺海因氮丙啶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8,5'-咪唑烷]-2',4'-二酮 苯甲酸,4-氟-,2-[5,7-二(三氟甲基)-1,8-二氮杂萘-2-基]-2-甲基酰肼 苯氰二硫酸,1-氰基-1-甲基-4-氧代-4-(2-硫代-3-噻唑烷基)丁酯 苯妥英钠杂质8 苯妥英-D10 苯妥英 苯基硫代海因半胱氨酸钠盐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谷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蛋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苯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色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脯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异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天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D-苏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NΕ-苯基硫代氨基甲酰)-赖氨酸 苯基乙内酰脲-甘氨酸 苏氨酸-1-(苯基硫基)-2,4-咪唑烷二酮(1:1) 色氨酸标准品002 膦酸,(2-羰基-1-咪唑烷基)-,二(1-甲基乙基)酯 脱氢-1,3-二甲基尿囊素 聚(d(A-T)铯) 羟甲基-5,5-二甲基咪唑烷-2,4-二酮 羟基香豆素 美芬妥英 美芬妥英